一、生理性黄疸(占比70%-80%)
胆红素代谢特点: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约70天)、肝酶活性不足及肠道菌群未建立,导致胆红素生成多、转化少。
高峰期延迟:足月儿多在生后3-5天达峰值(12-15mg/dL),早产儿可持续至2-4周。
二、病理性黄疸(需医学干预)
溶血性疾病:母婴ABO/Rh血型不合(最常见)、G6PD缺乏症等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
感染因素:细菌/病毒感染引发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占病因15%-20%。
肝胆发育异常:先天性胆道闭锁(发病率1/)、胆汁淤积症等结构性病变。
其他少见原因: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系统性疾病。
高危警示指标包括:生后24小时内黄疸出现、每日胆红素上升5mg/dL、血清结合胆红素2mg/dL。临床建议对持续黄疸新生儿进行血常规、肝功能、TORCH检测及腹部超声等系统评估,早期识别并干预可避免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母乳喂养相关性黄疸需排除其他病理因素后方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