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个妈妈在怀孕的时候都曾幻想过自己宝宝的样子,如果你脑海里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婴儿,那你可能要失望了。因为有一部分新生儿会因为黄疸而使皮肤呈现出黄染的状态,那么到底什么是新生儿黄疸?一旦发生了黄疸又应该选择何种方法进行治疗?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一)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现象,是由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所致。新生儿出生后,开始自主呼吸,肺循环建立,有充分的氧气供应后,体内过多的红细胞开始被破坏,血红蛋白被分解后产生大量未结合胆红素,因为新生宝宝的肝酶尚未成熟,未结合胆红素不能经肝脏代谢而排出体外,在体内越积越多,从而使皮肤、黏膜等组织黄染。
1、生理性黄疸较轻的宝宝皮肤呈浅黄色,一般仅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胆红素后消退,至第5-6日皮肤颜色恢复正常;黄疸较重的宝宝皮肤同样先头后足变黄,然后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宝宝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新生儿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黄疸颜色多呈近金黄色,出现的位置可遍布全身,手掌和足底较为明显。重症的黄疸可以合并核黄疸。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会有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中医称新生儿黄疸为“胎黄”或“胎疸”,认为多由湿热之邪所致或小儿脾气虚弱,郁久成疸,或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胆汁不循常道运行而外溢所致。
如何护理黄疸宝宝?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有以下6点:
1、判断黄疸的程度。爸妈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2、观察大便颜色。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3、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
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5、在黄疽期间要注意给予足够的糖水及热力,并保护好肝脏。
6、如果黄疽出现过早或消失过迟,或黄疸程度过重,或逐渐减轻后又再加重,婴儿精神不佳、吸奶少或拒奶等临床症状时,则属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则需配合药物治疗。
病理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溶血性黄疸,对于母亲O型血,父亲血型为A、B或AB型者应警惕该病发生。另外新生儿宫内感染、头颅血肿、生后喂养不足、肝胆疾病等也会引起病理性黄疸。黄疸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致胆红素脑病,会损害患儿智力、听力、视力及运动能力。
新生儿药浴治疗黄疸
药浴水疗在中国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多年前的商殷时期就盛行用药物进行沐浴,以防治疾病。
药浴水疗能降低新生儿黄疸,遵循了中医学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皮毛、肌肉等体表组织内连脏腑。《黄帝内经》有“肺主皮毛、脾主肌肉”之论,而五官九窍经十二经脉与内脏息息相通。因此,在体表给药,经皮肤、粘膜、汗腺吸收后,通过不同方药之气味,经经络血脉系统的调节或神经系统信息传递起到纠正脏腑功能紊乱、治疗疾病的作用。
在温水中游泳,兼有水浴和运动疗法的双重作用,药浴水疗属外治法,治疗中无任何痛苦,同时成本很低,尤其适合于新生儿。它避免了新生儿打针受痛,服药受苦,避免了药物对新生儿口腔粘膜和消化道的刺激,避免了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而对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毒害作用。另外新生儿天生喜欢玩水,水疗将新生儿恐惧的疾病治疗过程变成一种自己喜爱的娱乐游戏。
有效减轻黄疸峰值,经早期黄疸药浴可以降低高峰期黄疸峰值。
我院开展的中药药浴所采用的药方是经过多位中医专家进行论证,汇集名中医的药方,采用十余种中药材熬制而成,其祛黄效果显著。1.通过体表给药,经皮肤、粘膜、汗腺吸收,使药物进入经络、血脉,散发全身,从而达到降低黄疸的目的。2.药浴的同时宝宝还可以在水中游泳,同时兼有水浴和运动疗法的双重作用。药浴水疗属于体表给药,治疗过程中无任何痛苦,水对皮肤的刺激可促进肌肉和骨骼穴位的发育,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提前预防黄疸。3.中药药浴不仅对祛黄疸有明显效果,对新生儿湿疹也疗效显著。药浴治疗说明
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00
洗浴地点:医院住院部七楼儿童洗浴中心
门诊二楼儿保门诊
—
其实新生儿黄疸并不可怕,只要积极治疗就行。出院后父母一定要遵医嘱,医院随访皮肤黄疸情况,直至消退。如果达到医学干预指征,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而不能任由黄疸发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