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
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1)胎黄常因准妈妈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准妈妈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孕妇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新生儿黄疸的食疗法中药方
方剂1:金钱草15g,栀子6g,茵陈9g,甘草3g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
做法:水煎服
方剂2:茵陈、茯苓各20g,栀子、白术各15g,木通5g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湿热证
做法:水煎服。
大便干结者去除白术,加大黄5g,枳实5g;
发热烦躁,舌质绛红者,加生地20g,丹皮、赤芍各15g。
方剂3:黄连、茵陈、云苓各10g,黄柏、黄芩、栀子各6g
适应症:胎黄不退先天不足,气血两虚证。
做法:研成粉,用蜂蜜调成药饼,贴于肚脐,外用热水袋温暖肚脐。
食疗法
方剂1:蝉蜕0.5g,绿豆5g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
做法:水煎服
方剂2:鲜蘑菇或番薯适量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阴黄证
做法:做菜煮汤。食用。
方剂3:冬瓜皮、玉米叶各3g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
做法:水煎服
洗浴法
1、玉米须:把整个新鲜的玉米(带皮须)一起煮,大人吃玉米,小孩喝玉米水或者洗眼睛、洗脸、洗澡;
2、(黄)栀子50克煮水克20分钟,冷却后将其洗眼睛、脸、洗澡;黄疸消退除后再洗三天即可(有的地方使用“黄果树枝叶”煮水洗澡、洗脸、洗眼睛)。初生婴儿也可喂一点茵栀黄口服液(黄栀子的中成药)退除黄疸。
3、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开些去除黄疸和护肝的“溪黄草”冲剂
4、满月后还可以把小孩抱出去晒晒太阳,医院稍弱一些的蓝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