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兰州日报」沉静了一个月的校园,在12月1日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教室中再次传出朗朗读书声,操场上各班同学在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体育活动。据悉,城关区名学生全面恢复线下教学,教学秩序井然。12月1日7时40分,水车园小学的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立德巷口。在老师们的组织下,按照已经画好的点位,间隔一米有序前行。来到校门口,迎接他们的是当值的教师、值周生。智能测温仪发出的一声声“您的体温正常”的报告,让人感到欣喜愉快。孩子们沿着校内早已画好的路线,有序地去往教室。第二道测温门在教学楼一楼大厅,第三道则是班主任老师站在教室门口,用手持测温仪再次确认体温。这套流程全体教师已演练数遍,显得熟练而有序。为做好恢复线下教学的准备工作,学校在复课前召开了线上家长会,开展了主题为《积极拥抱变化》的专题心理辅导工作,对恢复线下教学学生的防疫工作做了详细解读和安排。老师们还召开线上教研活动,研究制定了三至六年级居家学习成效问卷,展开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新的教学进度,制定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措施。资料图片范家湾小学为了顺利的开展复课工作,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11月27日,范家湾小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通过钉钉群开展了扎实有效的云端教研活动。3年级至6年级的老师们就自己开展线上教学以来的收获、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各自线上教学和辅导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并着重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老师们对自己的授课经验进行了总结分享,也对恢复线下教学之后的工作进行了合理有效的规划。根据线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找到点播课堂中存在的不足,再次给学生进行补充教学,将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专门设计教学方法。辅读学校为了做好“线上教学”和“返校学习”两个阶段教学工作的有机衔接,为后续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学校在开展了第二次线上主题教研活动。主要围绕“线上教学问题的再反思与考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如何有效衔接”两个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同时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高中低年级老师们采取了不同的建议,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加强家长的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资料图片城关区教育局制定了恢复线下教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各单位、各校园疫情报告人第一时间上报区教育局及区疾控中心: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当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方案中明确,各单位、各校园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一指挥,明确班子成员、各部门、各科室责任分工,周密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形成“五有一网格”(五有,即: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要严格员工出入管理、员工健康监测、个人防护、测温扫码、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一网格,即:各地要充分发挥社区、村组“网格化”管理的兜底作用,乡镇(街道)村组(社区)组织人员到户、到人,做好返乡人员(特别是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工作返乡人员)外来人员、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摸排和日常健康监测工作,督促落实好个人防护措施,强调出现发热等症状后的自我隔离和报告,加强巡回督查防控措施。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孙亚斐
转载请注明:http://www.upanpz.com/xsehhyf/13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