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所有人,门诊时间调整了医共体建设
如何实现资源共享,
管理同标同质和服务优质高效?
“门诊处方书写的话,病人信息、临床诊断、药品名称等等都要写仔细写清楚,这张处方的话存在……”连日来,总院医务科组织专家到各院区开展医疗核心制度管理考核,门诊病历、处方检查与点评等工作。
每到一处,专家们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对院区门诊病历、门诊处方进行检查和点评,并就药事管理日常进行了现场查看。面对总院专家来院区检查,院区医生从容应对,不慌不忙。“以前我们最怕就是病历书写、质控这方面的检查,毕竟是基层卫生院,医护人员业务多,学习机会少,忙起来病历、处方书写难免不规范。”院区基层医生这么说,“医院结成医共体后,总院定期下派专家来院区坐诊,除了坐诊还会进行病历书写的专门培训以及其他专科业务培训,面对面、手把手指导,让我们的业务水平快速提升,而且像今天这样的病历检查也会经常性的开展,在检查中,专家会不断查找问题,提出不足,以更好地促进我们能力的提升。”
同质化对八家院区开展常态化的门诊处方检查只是我院医共体同标同质化管理的一个小小缩影。自医共体挂牌以来,我院坚持“建”与“共”并举,全力打造紧密型医共体,全面推动资源共享,上下联动,服务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不断提升基层老百姓的获得感。在如何实现资源共享,管理同标同质和服务优质高效上,我院紧抓医疗质量这条生命线,专门制定了《医院医共体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对医共体内8家单位统一门诊病历检查评分、医疗质量控制考核等多项评价和质控检查标准。一年来多,总院质控小组经常性对成员单位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培训,安排各线进行常态化的巡检,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逐步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一本门诊病历、一张门诊处方的书写从不规范到规范,不仅体现的是一位基层医生业务能力的提升,也体现了医共体建设下同质化管理带来的医疗质量的不断提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