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婴儿黄疸指数
肝细胞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预防
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黄疸治疗
新生儿黄疸用药

母乳喂养会引起新生儿黄疸吗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93352.html

家有小宝宝的朋友,估计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会听说过“母乳性黄疸”这个词。

母乳性黄疸简直是太普遍了。

不是说母乳喂养最适合宝宝吗?怎么喂出个黄疸来了?

新生儿黄疸是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1

新生儿出现黄疸自有其原因

首先是胆红素产生太多了。胎儿期的红细胞适应宫内相对缺氧的环境,但出生后能够直接呼吸道外面的氧气,就需要“脱掉旧衣换新装”,这个过程中大量的胎儿型红细胞破坏,产生了大量的胆红素。

其次,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相对比较差。不但肝细胞摄取和贮留胆红素的Y蛋白和Z蛋白不足,将葡萄糖醛酸结合到胆红素(只有这样,胆红素才能经过肝脏排泄)的酶(UGT)活性也不足(仅为成人之1%),胆红素无法及时被肝细胞摄取排泄。

再次,结合的胆红素被排入肠腔之后,可以被肠道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再分解成未结合胆红素,这些未结合胆红素可以被吸收入血,溜达一圈又回来了,这是胆红素的“肠肝循环”。新生儿肠黏膜这个酶又很多。

所以,新生儿黄疸是很自然的,轻微的您不留意看就忽略过去了,重的则吓您一大跳!幸好新生儿黄疸绝大多数是无害的,即“生理性黄疸”。但既然有生理性的,相对应的就有病理性的黄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引起胆红素脑病的风险。

(图片来源:摄图网)

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顾名思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指的就是黄疸超出“生理性”的水平,有可能带来危害。

以前的诊断标准是足月儿胆红素超过12.9mg/dL、早产儿超过15mg/dL,这是基于统计学得出的数据,并不能反映新生儿面临的威胁。是否发生胆红素脑病,除了胆红素水平,还跟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和脑细胞对胆红素毒性的敏感性有关。

现在新的诊断标准,分低危险度(一般是足月儿)、中危险度(有其它危险因素的足月儿和没有其它危险因素的大早产儿)、高危险度(有其它危险因素的大早产儿)并且按出生日龄画成三条曲线,血胆红素超过这个数值的属于病理性黄疸、有光疗指征。

这个标准非专业人士很难弄清楚,即使是儿科医生也常常需要“按图索骥”,拿着曲线图比划比划才能判定宝宝的黄疸是不是病理性的、要不要治疗。对足月儿来说,一般而言,血胆红素18mg/dL以上就有可能需要治疗了,超过20mg/dL就存在胆红素脑病的风险。对那些胎龄35周以下的较小早产儿,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光疗标准,应由医生综合判断。

3

母乳喂养跟黄疸有什么关系呢?

介绍完新生儿黄疸的概况,现在又回到前面的问题了:母乳喂养跟黄疸有什么关系呢?

母乳喂养还真的跟新生儿黄疸扯上关系了。

母乳喂养相关的黄疸有两种情形——

母乳喂养性黄疸。出现比较早,影响出生后一周内的新生儿。其实母乳冤啊!这个真不关母乳的事,问题出在“喂养”。很多女性朋友应该有体会,生下宝宝之后整个人都像虚脱了一样,完全恢复需要好几天。生后几天内由于体力的消耗,以及乳房准备还不充分,初期奶水常常不足。部分持“极端”母乳喂养观念的母亲如果不能接受补充奶粉喂养,宝宝就只能半饿着肚子了。喂养不充分首先会导致宝宝处于半脱水状态,血液浓缩使胆红素浓度更高;热卡供应不足使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受到削弱,不利于退黄。并且,脱水和低血糖都是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

如果确实奶水不足,建议还是需要及时添加奶粉,使用补授法混合喂养是不影响母乳分泌的。奶粉虽然不如母乳好,但能吃饱总比饿肚子强啊!况且,充分的喂养有利于促进肠蠕动和排便,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4

真正的母乳性黄疸

真正的母乳性黄疸,一般出现比较迟,多数在生后第2、3周左右达到高峰,然后缓慢消退,黄疸可持续3~10周。母乳性黄疸的确切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推测可能是母乳中含有一些物质干扰胆红素代谢,比如某些人的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醛酸苷酶,使肠腔内的结合胆红素离解成未结合胆红素重新吸收回去,部分抵消了肝脏排泄胆红素的努力。

在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乳性黄疸发生率大约2%。血中胆红素主要为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理论上如果胆红素水平很高还是存在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但现实中由于宝宝日龄比较大、血脑屏障发育相对完善,这种风险跟新生儿早期的黄疸不可同日而语。诊断母乳性黄疸时,需要暂停母乳喂养(多数暂停3天,有可能会延长一两天),如果胆红素明显下降即可确诊。再吃回母乳,黄疸又再加重,但一般不会超过停母乳之前的水平。总体而言,母乳性黄疸是无害的,暂停母乳只是为了确诊,诊断之后还是应该继续吃回母乳。

新生儿后期的黄疸绝大多数是母乳性黄疸,但需要跟少见的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鉴别。

首先是胆汁淤积症、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这几种情况黄疸表现为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皮肤颜色为黄中带绿,跟非阻塞性黄疸那种明亮的橙黄不同,并且大便颜色会变成浅黄色甚至是灰白色。

新生儿期和小婴儿期持续的黄疸也有可能是一些少见的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Gilbert综合征等等所致。如果暂停母乳后黄疸没有减轻,这些原因就需要仔细查找了。

母乳喂养虽然跟新生儿黄疸有关系,了解了其中因由,我们还需要“因噎废食”吗?

文章来源:儿科医生柯志勇

●往期推荐●

●冠心病的那些常见误区,快来看看你意识到了吗?

●“累到极致”,竟然也是风湿病的症状,你知道吗?

●千万不要忽视手部疼痛肿胀,它有可能是类风湿的先兆

●大龄儿童出现缺铁性贫血,千万别忽视了这个原因!

●乳腺癌与社会心理因素

●突然的呼吸困难,不会是新冠肺炎吧?!

●孕妈三两事之孕期补铁的误区,你中了几个

●孤独症儿童的自我意识

●怀孕时,有一种恶心呕吐可能忍不过去

●卵巢早衰还能怀孕吗?

与我们一起携手

转载请注明:http://www.upanpz.com/xsehhyf/674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