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出生28天内),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粘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均为病理性黄疸。延迟喂奶(开奶晚)、呕吐、生时及生后缺氧、寒冷、胎粪排出晚均可加重生理性黄疸。新生儿ABO溶血、RH溶血、先天性胆道闭锁、婴儿肝炎综合征、败血症、母乳性黄疸等,可造成病理性黄疸。黄疸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该病多危及生命,即便抢救治疗及时保住生命也会遗留日后的脑瘫。
无论是妈妈怎么坐月子,一定不能让宝宝在黑暗的家中度过新生儿时期,只要不是寒冷的大风天气,每天都应该开窗通风换气,让自然光线照进室内,若气温许可,最好给宝宝勤洗澡,这样不仅便于发现宝宝是否有黄疸出现,同时出对宝宝在脑发育非常有利。
若发现有黄疸,无论是生理性还是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以便及时诊治,千万不能等待黄疸自然消退。有些宝宝虽然黄疸自然退了,但对大脑造成了损害;有些宝宝的黄疸持续很长时间未退,医院治疗。
新生儿黄疸属于中医胎黄的范畴。选用中药汤剂口服,患儿易于接受,无痛苦。在治疗上,首先要辩证论治,1、对于湿热型黄疸,临床往往以黄疸颜色非常鲜明,如橘子一样颜色,而且孩子往往会有发热、烦躁、尖叫、舌质红、大便秘结等等湿热内阻的表现,常常选用的方剂是茵陈蒿汤加减。2、对于寒湿阻滞型黄疸,可以观察到宝宝黄疸颜色往往比较晦暗,可以形容为晦暗如烟熏一样,而且孩子精神状态比较弱,吸吮力比较差,四肢不温,甚至是腹泻、便溏等等寒湿内阻的表现。
对于此种黄疸,常用的中药是茵陈术附汤加减。加用中医推拿法,中草药沐浴法,中药敷脐法,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起到了很好的疗效。
张海妹
儿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山东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多年,积累的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新生儿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各种危急重症的抢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咳嗽、紫癜、厌食、腹痛、遗尿疗效显著。医院儿科、医院儿科进修学习。曾在《新医学》《社区医学杂志》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先后被评为全省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先进个人,德州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医道整理发布,平台开放转载。
医院接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