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是大英帝国的延续。
法国人开发北美其实比英国人要早,年法国人尚普兰就在魁北克建立了永久定居点(所以今天这里还是法语区),我们被反复宣传的五月花号清教徒到北美是年,因为英美控制了世界舆论,许多人自然而然以为是英国人先到,如果英国人先到,就不会有英法争夺北美殖民地这回事了。
就是到了年七年战争前,法国和西班牙占领的北美殖民地都比英国人多多了,不过英国人此时控制了整片东海岸,进可攻退可守。
七年战争是英国与法国抢夺世界第一宝座的战争,到七年战争结束时,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北美已有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北部搞工商业、中部产粮、南部搞大种植园,人口达到了万。
七年战争中,不止法国人烧钱,英国人也烧得慌,一共烧掉了1.6亿英镑,因为有37%靠国债募款,英国国债达到了1.35亿英镑,是法国的两倍,为了还钱,英国人第一次打算向北美殖民地收税,年搞了三个税案,分别是《糖税法案》、《茶税法案》、《印花税法案》,准备向北美殖民地伸手要钱。
北美移民从来就不交税,一看宗主国要开始收税,这可不行,就上街闹事,强烈抵制,英国这边感觉闹得有点凶,怕事情搞大,只留下了茶税,其它税都废了。
为了多收茶税,英国规定先得在伦敦拍卖茶叶,再转运到北美销售,北美大量商人为了逃税,直接从荷兰搞走私,搞得风生水起,北美人喝的茶叶,90%的茶叶来自荷兰这条走私线,这就把按法律卖茶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整惨了,年年亏损,为了拉东印度公司一把,英国政府在年通过了《茶叶法案》,东印度公司在北美直销茶叶,还能全额退税,这下东印度公司的茶叶比走私的茶还便宜一半,走私贩子们想不到政府下手这么狠,一时都气懵了。
走私贩子们就去买通当地报纸,说英国政府搞《茶叶法案》是为了引诱我们接受征税,以后会征更多的税,也会垄断我们的贸易,这是诱敌深入,大家不要上当。
控制了舆论就是控制了民心,媒体言论哄得北美人民一愣一愣的,一时群情激愤。
年12月,东印度公司茶叶商船达特茅斯号到波士顿停靠,茶叶走私贩亚当斯和汉考克带着60人,化妆成印第安人,摸上了一艘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将箱茶叶都倒进大海,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英国人感觉北美移民开始不服管教,准备要收拾他们,北美人民就在年跑费城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准备跟宗主国开干,年4月,英国人打听到在波士顿附近的康拉德有一处秘密军火库,便派了名士兵前去清除,一个名叫瑞维尔的民兵把英军入侵的消息告知了康拉德镇的居民,民兵们赶紧组织起来,在莱克星顿村拉开架式迎击英国人,这就是著名的“莱克星顿的枪声”。
其实民兵们开了几枪就散了,并没有在莱克星顿激战,英军还是赶到了康拉德,不过北美民兵在这设下了埋伏圈,四面八方朝英国人开冷枪,英国一共阵亡了人,民兵只牺牲了几十人,北美独立战争就此打响。
现在很多历史资料说北美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争取自由,说得十分光鲜动人,北美白人进攻英国人时,确实喊的也是为了自由,不过全句是这样的:
“要自由,不要印花税!”
“杀死这些英国人,夺回我们的自由!”
英国对北美移民谈不上什么狠毒的剥削,很多中文历史资料上含含糊糊说“英国加重对北美殖民地的盘剥与压迫,从而使殖民地发展到武装斗争”,但具体怎么盘剥,根本找不到史料,其实英国连收个税都费劲,北美人民(这个词只指欧洲白人移民,在他们眼里印第安人和黑人不是人)说是为了自由,主要就是为了少交点税而已。
英国当时有世界第一的工业和海军,在北美驻军3万,装备精良,而北美革命军是民兵和志愿兵临时组建的,装备破破烂烂。
年时,华盛顿被打得只剩人,都快被打哭了,军队士气十分低落,英国胜利在望。
华盛顿出生于奴隶主家庭,27岁时,家里头就有36个黑奴,娶了个富有的寡妇后,手里头有多个黑奴,他原本在英军中服役,渴望加入英国国籍,但曾被法军打得惨败并投降,有了黑历史,在军队里升不上去,才从军队辞职回去娶了有钱寡妇。
他能成为北美军队总指挥官,是因为他是南方殖民地里唯一拥有实战经验的将领,尽管这个经验也不怎么样。
虽然华盛顿被英军揍懵了,但请不要沮丧,北美人民很快就等来了他们的大救星: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正憋着一口气,为法国在七年战争中完败感到痛惜,法国从世界第一的宝座上被英国拉了下来,这口气实在不能忍。
雄心壮志的路易十六马上派人和美国佬秘密联络,签订“有条件的防御联盟”条约,送去了大批军用物资,三年时间,一共向大陆民兵支援了万英镑军火,简直是雪中送炭。
为了扳倒英国,路易十六对华盛顿有求必应,给了军火还怕华盛顿打不过,亲派海军上将格拉塞伯爵和陆军中将罗尚博伯爵,率领12艘战列舰和5艘洋舰,加名法国士兵漂过大西洋到北美跟英国人对砍。
法国援军源源不断地到来,终于使北美战局扭转,年约克敦之战前,华盛顿的大陆军没钱发饷,十分之一的士兵兵变,还是罗尚博伯爵拿出法军军饷的一半,才稳住了美军军心,此战在海上,法国派出32艘战列舰和1.5万名海军,在陆地上,美国大陆军总共才人,法军士兵都有8人,拿去轰英军要塞的门火炮,有门是法国人的。
约克敦大捷基本奠定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今天的美国诞生于此,但在日后的史料中,我们很少读到关于法国拉法叶侯爵、罗尚博伯爵、格拉塞伯爵三位重要人物领导北美独立战争的历史贡献,大部分人对他们根本一无所知,大家只知道美国国父华盛顿,却并不知道真正打赢英国人的三位法国将领。
就如同现在的西方舆论操作,年轻一代都要以为柏林是美国人打下来的,把苏联的功迹全部抹灭了一样。
所谓的北美独立战争,其实是七年战争的延续,是法国人对英国报仇雪恨的一部分。
七年战争、北美独立、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横扫欧洲、反法同盟这五件发生在地球两端的历史事件,本质上都是英法争夺世界第一而产生的碰撞,英国首先将法国拉下马来,法国持续反抗,英国坚决摁死,才引起了这一系列历史大事的发生。
美国的诞生,只是英法争霸的意外产物。
美国能拿下整个路易斯安那,领土扩张了整整一倍,也要归功于法国。
因为法国没办法实际控制路易斯安那,拿破仑忙得要死,天天跟反法同盟火拼,英国人控制着制海权,法国海军没办法去正式接管路易斯安那。
拿破仑觉得路易斯安那反正是守不住了,迟早会被英国人吞下,那我还不如卖给美国人,让美国跟英国人闹去,我也正缺军费跟反法同盟火拼,拿破仑就向利文斯顿开价万美元卖掉路易斯安那。
美国国土猛增一倍,跟美国能赢得独立战争一样,都是捡了英法争霸天下的大漏洞,法国客观上给美国这么大的帮助,美国是怎样回报法国的呢?
美国独立后,年就跟英国签署了《杰伊条约》,迅速恢复了贸易往来,法国发生大革命后,美国以法国变成共和国为借口,将独立战争时欠法国的债务,全部赖掉不还。
此后,法国再没有回到世界第一的位置,美国也就放弃了法国这只大腿,自己逐渐成为别人的大腿。
美国,低下头嘿咻嘿咻闷头发展了五十年,年从西班牙手里抢到佛罗里达,到年时,GDP发展到了大英帝国的一半,高达16亿美元,棉花产量达到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二,到年,美国北方的工业产值位列世界第四,总产值达18.8亿美元,而南方的种植园也发展得越来越大,黑人奴隶达到了万人。
有钱有地的美国野心逐渐膨胀,开始打起了邻居家墨西哥领土的主意。
墨西哥是年赶走西班牙人独立建国,自己也不争气,内斗非常凶,建国后30年时间换了50个政府,31个总统,发生了上百次军事政变,把国家上上下下搞得鸡犬不宁,国家经济一塌糊涂,工业根本没发展起来。
看着这么一大块没有反抗能力的肥肉,美国不由得咽了口口水,张口扑向了墨西哥。
美墨战争是一场赤裸裸的侵略战争。
美国发起的这场侵略战争,从墨西哥手里抢下万平方公里土地,今天的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等全部纳入美国国土,美国大陆贯穿太平洋和大西洋,大国气象逐渐稳固。
墨西哥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则直接减少了55%。
美国当时是有实力吃下整个墨西哥的,但美国考虑到这些信天主教说西班牙语的墨西哥人,跟自己文化上有很大差异,人口太多将来管理起来估计是个祸害,就留下部分国土让墨西哥人自己过日子,没有将墨西哥赶尽杀绝。
吃下墨西哥不过13年,善于折腾的美国内部又发生了一场大战。
当然是著名的美国南北内战,这件事跟美国纺织业的发展有着莫大关系。
英国人在年由木匠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珍妮纺纱机,使生产效率提升了80倍,5年后,阿克莱特又发明了水力纺织机,年建成世界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英国最先开了工厂制造的先河,为了保证技术领先,英国禁止向国外出口机器,也不允许熟练技术工人向国外移民。
年美国颁布了专利法,只要你从其他国家获得盗版技术,美国就会授予你专利权,同时禁止外国原创发明家在美国获得该项专利。
这种流氓法律大模大样写在美国历史里,这就是传说中的美国精神。
美国搞定纺织技术后,棉纺厂在年疯狂增加家,棉纺织品最高峰时占美国出口总值的63%,南北内战前也一直稳定在50%以上。
既然纺织行业这么重要,保护美国的纺织业就是保护美国的制造业,美国因此将平均关税设置得特别高,长时间处于40-50%之间。
但是高关税对南方的种植园相当不利。
美国的种植园里棉花产量占到了英法原材料的80%,高关税使他们销售的棉花价格上涨,而且南方需要进口黑奴,高关税还要收奴隶的税,一个奴隶售价高达1美元,是当时普通美国人17.5年的年收入,南方人不干了,坚决要求施行低关税。
年11月,替北方说话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爆脾气的南卡罗莱纳州率先退出联邦,其他六州也先后宣布独立,年2月18日,南方各州成立美利坚联盟国,3月2日,林肯就职典礼前两天,南方7州愤而退出参议院的情况下,参议院通过了增加关税的《莫里尔税法》,一个月后正式实行。
南北的矛盾再也无法掩盖,4月12日,美国南北内战终于爆发。
北方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和90%的工业生产能力,南方的失败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英法也有插手美国内政的心思,他们也想打掉美国的工业,让美国重新成为英法的殖民地,避免全球出现一个重大对手。
不过美国国运太好,连续发生了三件事,使英法没有直接插手南北内战。
一是-年,英国出现严重的粮食歉收,而美国北部小麦刚好大丰收,英国为了找美国买粮度过饥荒,不敢跟北方正式撕破脸。
二是刚好埃及和印度棉花产量剧增,美国南方对英法非常重要的棉花供应,被两国代替,使南方经济利益没那么重要了。
第三条最重要,是中国当时正在闹太平天国,影响了英法在中国的生意,英国的鸦片、茶叶,法国的生丝都是跟中国有巨大利益,而美国的棉花现在有替代品了,英法两国经过慎重思考,权衡利弊,最后决定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美国南北战争的事情就不管了。
南北战争结束后,黑人奴隶也获得了自由,不过黑人们的生活质量反而下降了,毕竟是1美元一个买来的,奴隶主也不舍得真抽他们,现在自由了,但部分还在种植园里工作,部分去北方工厂的流水线混饭吃,吃的还没以前好,每天还要连续工作14个小时。
今天我们听到什么“南北内战是为了解放黑奴”之类的话,都是胡说八道,内战的本源是关税问题,解放黑奴是顺手做了这件事,北方也需要解放这些自由劳动力去工厂上班。
年打完内战后,美国就是工业的天下了,再也没有种植园来拖他们的后腿,此后美国开始低头狂奔。
好运气再次从天而降。
就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八年,欧洲这边也开打克里米亚战争,从年一口气打到年,打得俄国人心惊胆战、肝胆皆寒。
克里米亚战争的本质,是英法两国扶持奥斯曼击败风头正劲的俄国,英法为了争天下第一可以互撕,俄国想掺合进来,英法就停撕一起打俄国,
等美国打完南北内战时,俄国因为克里米亚战争烧钱太多,财政危机简直就要爆炸,赶紧跑过去跟美国说:那要不谈谈收购阿拉斯加的事?
年,美国国务卿西华德试着开了个价:万美元,穷疯了的俄国一拍桌子:成交。
阿拉斯加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每平方公里合4.74美元,就这样卖了。
拿下阿拉斯加之后,美国又一路狂奔了二十多年,这时候美国实力逐渐起来了,但是一直非常低调,
具体美国在哪一年GDP超越了英国,实际上每本书给出的时间都不一样,而且那年头换算出来的GDP也不精准,只能大概估一下,美国超过英国应该在-这十年间。
不是英国不想搞美国,而是当时德国对英国的威胁实在太大,一战爆发前,德国的工业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德国为了能继续发展壮大,从年开始决定抢英国人的全球殖民地,把英国人给惹毛了,英国就把美国的事先放一放,全心全意给德国放血,把德国逼到绝境,最终导致了一战爆发,一战没处理好德国,又引爆了二战。
美国全面走上国际舞台之后,十分鸡贼地决定先拿没落的西班牙练练手
战争过程没什么好说的西班牙被迫退出古巴、割让波多黎各、关岛给美国,把菲律宾以0万美元卖给美国,经此一役,西班牙彻底沦落成二三流国家,到现在也爬不起来。
波多黎各和关岛现在还是美国的殖民地,不过现在说法变得特别委婉,不使用殖民地这个词了,叫美属波多黎各、美属关岛。
美国要打这场美西战争,主要还是为了扩大市场,将富余的生产力释放,让更多人买美国货,毕竟这时候,全球一半的工业品都是美国生产的。
从美西战争以后,美国就大模大样地走入了国际视野,开始将手伸向全世界。
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美国的地理位置实在特殊,一战和二战都远离了美国,欧洲本土被打了个稀烂,大量优秀的顶尖科学家、财团都往美国跑,更进一步促进了美国的发展。
回顾以前世界霸权的交接,总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而且无数人挑战英国的霸权时,英国也都是通过战争好好修理法国跟德国,但英国将世界霸权交给美国时,居然是和平交接。
两大原因,一是德国实在太刚,将本来要撕逼的两个国家逼成了盟友,惯常剧本是世界第一打世界第二,德国硬生生将剧本改成了世界第一加世界第二,一起打世界第三;二是打完二战后,英美差距巨大,已经没必要分胜负了,当时英国花完了所有外储和黄金,还向美国大量借贷,武装力量都打残了,
国家沦落到这份上了,英国当然客客气气地将全球霸权让给了美国
从一战二战,到后面美国摁下苏联、日本的故事。美国削苏日,就跟英国当年削法德一个性质,都是维护霸权的正常反应。
美国国运之好,可能是最近两三百年最旺盛的一个。
运气这么好的主要原因,是地缘政治位置太好,好运才一个一个砸下来。
美国能够独立、能够买下或掠夺到大片土地,能在头号大国的打击中生存下来,都跟英法争霸、英俄争霸有关系,本来应该上演的英美大决战,也被德国强行修改了剧情,使美国一路躺赚。
而且我们也发现,美国崛起的过程中,也是靠着侵略、偷窃、屠杀(印第安人)、背叛发家的,其发家历程并不光彩。
美国为了从最早的农业国成为工业国,摆脱英国对其剥削,盗窃英国技术,甚至背叛法国,也能理解成为了生存的不得已,但美国在成为强国后,强行将自己包装成白莲花圣母,占据道德高地向世人传播其价值观,就让人非常不舒服了。
美国先是这样给自己洗脑,再接着给世人洗脑。
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是为了税收,打南北战争是为了关税,一战后威尔逊总统提出的民族自决也是为了更好的分配各强国利益,这些历史事件顺便推动了解放黑奴等运动,大家要分清别人行为的主次关系,否则就陷入了道德陷阱,变成一个迂腐的人。
不要迷信任何人向你传递的文化价值观,要在生活中学会用经济利益链分析事物,只有经济链条才是客观的、有逻辑的,什么伦理学、美学都搬出来解释民族发展,简直是强行拼凑。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是基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基础而决定的,每个国家注定会走出不一样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今天的美国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我们就应该怎么做。
当别人再占据道德高地,用他们发明的价值体系指责我们时,我们就去翻一翻他们真实的历史,看看他们的皮囊下,也藏着多少污垢。
再把这些污垢挖出来,朝着他们的脸上砸过去。
更多信息,
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