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术健康》可以让你足不出户,端坐诊室,将自己宣传给你朋友圈里的每一个人!
俗话说“十个宝宝九个黄”,很多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于是,就有人说了“多大点事儿,回家多晒太阳”就好。然而,黄疸可没这么简单!
最近,湖南长沙的一位家长,因为轻信“晒太阳治黄疸”,宝宝差点没了命!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也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为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这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超过80%的正常新生儿在生后早期可出现皮肤黄染,新生儿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根据临床实际,目前被接受的高胆红素血症风险评估方法是采用日龄或小时龄胆红素值分曲线,又称Bhutani曲线。
胆红素水平判断:不同胎龄和小时龄,以及是否存在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为:新生儿溶血、头颅血肿、皮下淤血、窒息缺氧、酸中毒、败血症、高热、低体温、低蛋白血症、低血糖等。
分类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
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呢?1、从出现时间上区分:
生理性黄疸:足月儿(胎龄满37周不满42周的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早产儿(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生后3~5天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
2、从持续时间上:
生理性黄疸:足月儿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
病理性黄疸: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
3、从黄疸的程度上:
生理性黄疸:黄疸程度较轻,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前臂、小腿、手心及足心常无明显黄疸。
病理性黄疸:皮肤呈金黄色,甚至桔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也有较明显的黄染。
4、从黄疸进展情况:
生理性黄疸:黄疸进展较慢,每日胆红素升高(5mg/dl)。
病理性黄疸:在一天内加深很多,每日胆红素上升大于5mg/dl。
5、从一般情况: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好,睡眠、哭声、精神状态和平常一样,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黄疸:可伴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或精神差、嗜睡、两眼呆滞、吸奶无力、不吃奶甚至出现呻吟、尖声哭叫等。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或呈白色(白陶土样)者;尿液呈深黄色、茶色甚至酱油色。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哪些?1、胆红素生成过多
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胆红素生成过多,引起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增高。如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等。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低下,使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升高。如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Lucey-Driscoll综合征等
3、胆汁排泄障碍
是由于肝细胞和(或)胆道对胆汁分泌和(或)排泄障碍所致。引起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如同时有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伴有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如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缺陷病肠道外营养所致的胆汁淤积、胆道闭锁等。
黄疸如何治疗?黄疸的治疗,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光疗。
也因此,很多家长认为,晒太阳就能治黄疸。
其实,这是错的!
如果家长听信了“晒太阳能治黄疸”,宝宝有重度黄疸时,就可能不会立刻就医,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因为早一点换血治疗,可能就不会发生胆红素脑病,也就救了孩子的一生!
而除了换血治疗,这类宝宝还需要碱化血液、注射白蛋白。还有些需要注射丙种球蛋白或糖皮质激素等。
直接胆红素升高,不宜照任何光源。光疗会并发婴儿青铜综合征,危害身体。这种黄疸,大部分呈慢性过程,需尽早就医,查找原因。
部分这类黄疸患儿,到3个月大时会逐渐形成肝硬化、肝衰竭。
小编说:
宝宝发黄不要怕!
寻求医生来帮忙!
积极配合不要慌!
宝宝变得白又胖!白又胖!
《上术健康》联合千名医学科普达人,每天更新百篇以上医学科普文章,您只需完善您的信息,所有文章会自动带有您的头像、姓名、医院、职称等门诊信息,成为您自己的科普文章。您可以一键转发,您转发后,您的患者看到此文后如果再次转发,转发的文章依然带有您的门诊信息。
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