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中正惯用亲信,对美关系这么重要的外交渠道,内举不避亲,蒋中正亲派国民党权贵孔祥熙,担任蒋的驻美私人代表,跳过大使馆与美沟通,这在中国外交史上,可说是独特的创举,影响数十年的对美外交关系。
蒋曾想派孔为其驻美代表
美国特使马歇尔调停国共内战失败后,年初回到美国,中美关系陷入低潮,蒋中正突发奇想,在年派孔祥熙担任他在美国的私人外交代表,以便在大使馆之外,能够强化对美工作,当时因孔家仗着皇亲国戚的特权身分,违反政府经济管制政策,在上海囤积居奇,爆发弊案,一时引发各界不满,使得孔祥熙使美案被迫中止。
解放战争胜利后,孔家仍为蒋中正在美外交工作中的重要地下管道,除了掌握美国政坛动态,更重要的是,策动美国国会协助国府,这种透过国会运作的外交模式,影响深远,至今仍可见其效果。从蒋经国时期对美国会运作《台湾关系法》,到现在服膺 的民进党政府,都要透过过去国民党政府打下的美国国会基础,运作许多友台法案,可见蒋中正早年远见,影响台湾与美国关系数十年。
蒋中正对家人十分信任,尽管孔宋两大家族过去曾有不少非议,蒋依然信任、倚重孔祥熙与宋子文两人,宋子文卸任行政院长后,蒋允许宋担任广东省主席,粤系将领向来与蒋关系不睦,宋子文到广东,不无为蒋安定后方之意。孔祥熙当时的风评,有如今日时下的金牛,但蒋仍希望重用孔祥熙,在美打开局面,争取美援,赢取内战。
孔家凭仗与蒋中正的姻亲关系,自恃皇亲国戚,不遵守政府法令,大发战争财,在内战战火频仍的当下,闹出全国皆知的扬子案,初始蒋还不信孔家会犯案,认为是有心人士恶意造谣中伤,直到看到证据才大发雷霆。扬子案发生后,不只全国非议,蒋向来信赖的陈布雷又选在此时自戕,蒋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取消了孔祥熙派驻华府担任他私人代表的安排。
孔家凭特权囤积居奇
根据蒋中正档案事略稿本(下称蒋稿本)的相关记载,年10月蒋在东北为内战筹划奔忙,他曾在3日电告上海市长吴国桢,请他转告宋美龄,已从沈阳回到北平,数日后回南京。蒋对逐渐恶化的战局缺乏正确的认识,反而认为东北锦州战局稳定,遂于8日搭中美号专机离开北平,却不是如原先所说的回南京,而是前往上海,因为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在上海爆发了扬子案丑闻,蒋经国打算依法惩办,却受到宋美龄的压力,蒋中正便转往上海处理这个头疼问题。
10月9日,蒋经国自无锡赶到南京,亲自向父亲说明案情,但蒋中正可能太过相信孔家,或受到亲信的欺瞒,并不完全相信蒋经国的说词,可见得蒋聪明一世,也有胡涂一时的时候。
根据蒋稿本的记载,蒋听了儿子对案情的陈述后说,经济本为复杂难理之事,而上海一地更是全国市侩奸商荟萃之处,诡诈欺罔无所不用其极,故处理尤为不易,即如孔令侃扬子公司囤积一事,尚无确凿明证,反动派即借题发挥,强欲陷之于罪,否则即谓主办者徇情纵庇。
蒋藉孔祥熙巩固对美关系
扬子案未完,东北战事开始恶化,与锦州战事成败息息相关的塔山因国民党部队擅自撤离,为解放军攻占。另一方面,蒋中正苦思打破对美关系低潮,10月15日函告马歇尔,孔祥熙为驻美私人全权代表,以便随时取得联系,希望马氏能惠予多方面协助。
蒋中正派孔祥熙为私人代表,起初受到美国国会肯定,10月31日美参议院分配审查委员会主席勃里奇电称,欢迎孔祥熙为蒋的私人代表。这时蒋才电告驻美大使顾维钧,已经派孔担任其私人驻美代表。蒋对顾说明,孔祥熙的任务是从旁协助,对于经济与军事援华,孔祥熙在议会方面间接活动,当较自由。
蒋藉私人代表进行美国国会游说的想法尚未正式开展,就因扬子案被打破了。
孔家违法铁证如山
11月4日,蒋中正终于亲眼见到孔令侃囤积奇货清单,蒋为之痛心不已,根据蒋稿本,当9月下旬政府颁布经济紧急处分令时,孔在上海所经营的扬子公司曾囤积大批物资,匿而不报,后潜赴美国逃避刑责,引起民愤。蒋在日记写下,党报社论对他与经国肆意攻击,毫无顾忌,全受孔令侃父子连累也。人心动摇怨恨,从未有今日之甚也。之前对美援尚有一丝之希望,而今已矣。
蒋中正本来寄望孔祥熙帮他在美国运作援华,但孔家闹出扬子案这样的丑闻,这时孔祥熙在美国恐怕不容易获得美方认可,蒋对争取美援感到灰心。11月12日,外交部长王世杰对任命孔祥熙为驻美代表,也表达了反对意见。蒋认为这是由于孔祥熙招摇,不知自重所致,徒令他为难。蒋这时请顾维钧转告孔祥熙,先前要交给马歇尔的介绍信不必交,不必以蒋的私人代表名义在华府设立办事处,不必与杜鲁门、马歇尔正式接洽,以免外人注目。
由于孔家的贪念与投机,又一次让美方看到国民党腐败的一面,使蒋中正损失了一个争取美援的机会,只好让宋美龄代替孔祥熙赴美。11月25日,宋美龄表达由她前往美国,争取美援。这时的杜鲁门政府已对国府失去信心,没有给宋美龄好脸色看。到年之交,国民党军队连续在东北与徐蚌会战失利,内战恶化,国民党在年秋倒台。
蒋又重用孔家在美势力
年3月,蒋中正在台湾复行视事后,孔家争议仍然缠绕着蒋,但蒋又重新运用孔家为其在美国的私人外交管道,只不过不是孔祥熙,更不是孔令侃,而是孔祥熙的另一个儿子孔令杰。根据蒋的英文秘书沈锜回忆,后来担任外交部长的沈昌焕,来台后受蒋重用,但因沈常批评孔宋豪门,不为宋美龄所喜。
沈锜的回忆足证蒋的亲信幕僚亦不满孔家人对国家的危害,但孔家与官邸关系深厚,蒋难免为私情所惑,很难公正看待。有一次,蒋在国民党中常会发脾气,因为《新闻观察》刊登孔祥熙归国之谜的报导,令蒋非常不满。
沈锜回忆,年代蒋中正宴请访台的美国参议院预算委员会参议员窦克逊、麦格努森,这两人与孔家有交情,孔令杰陪来,麦格努森对蒋盛赞孔令杰在美国游说工作做得好,胜过大使馆。孔令杰经常安排美国议员来台湾访问,拜会蒋中正,搞得非常隆重,官邸的茶会、小宴、餐会不断,蒋中正还向他们介绍全体阁员,许多人认为不妥,张群与叶公超曾出面要求蒋取消这类活动。沈锜也转述驻美大使馆武官皮宗敢的说法,孔令杰不露面而有权,常引起顾维钧大使不满,顾有时说,美国人不知道究竟是谁代表台湾当局。沈昌焕也曾对沈锜抱怨,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与美国议员访华,政府特地把孔令杰叫回来,好像台湾无人招呼他们一样。
蒋中正因宋美龄之故,无法冷静对待孔家,引起许多是非,当时《新闻天地》批评孔宋误国,沈锜说,蒋中正大概听了宋美龄的诉苦,决定处分《新闻天地》。宋美龄不时帮外国人向蒋中正说项,沈锜回忆,蒋与陈纳德为了民航空运队(CAT)的事情闹翻,陈纳德找上宋美龄帮忙。
军事机密均由孔家经手
尽管孔家多年来名声恶劣,蒋因宋美龄的关系依旧信任,连最机密的军事计划,都委托孔令杰向美传达。沈锜回忆,蒋中正要他将K计划(开案)密封后送回,他想可能是要请孔令杰带往美国。蒋也曾索取重庆时代美国大使馆政治顾问拉铁摩的卷宗,又要大陆与台湾的兵力比较资料,要得很急,也是为让孔令杰带去美国。连台湾闹出吴国桢案,也是由孔令杰对美传话。
当时孔家人几乎是地下外交部,除孔令杰奔走台美之间,按照沈锜的说法,蒋中正的外交晚宴如宋美龄无法参加,就由孔祥熙的大女儿孔令仪代表宋为女主人接待外宾。
华府虽有台湾当局使馆,但蒋中正真正倚重的仍是孔家人。蒋曾在日记留下透过孔令杰掌握美国政局的讯息,年11月16日蒋在日记称,与孔令杰谈,助尼克松当选,只为友谊,而非别有所求。蒋知尼克松的行事风格,担心过度靠拢尼克松,会引起民主党反弹,他又在日记写下,提醒孔令侃、孔令杰兄弟,对尼克松勿太亲热,以防民主党左派设法报复。
不料,蒋担心的民主党报复并未发生,反而是尼克松当选后,华府开始向大陆招手。孔家人对美国的影响力不小,根据马英九任内一位国安首长的说法,当年他们在蒋经国掌权的时代,要代表台湾推动美国国会游说工作,想要约见共和党参议员高华德,高的办公室还反问此事是否有问过孔令杰,孔知道此事吗?
孔家十足权贵家族
即使国民党退守台湾,孔家人在台湾还是享尽特权。沈锜回忆,蒋中正下条子,要求外交部为孔令仪办外交护照,孔令仪一介平民,却能在管制出入境时代由政府发给外交护照出境,这种特权是许多国民党高官都无法享有的。外交部长叶公超曾向沈锜抱怨,宋美龄交办有五个佣人要出国,孔令仪带一个,孔令杰带一个,美国总领事游建文带一个,都是要给孔家用的,另外二人由谁出面还未决定,他怕监察院找麻烦,当时又有人向他检举孔令侃与大陆通商,让他大伤脑筋。
沈锜回忆转述宋美龄英文秘书孙沂方的说法,孔令仪、孔令伟两位小姐难伺候,她们乱带秘书随员,来台湾入境需要保人,都要找他当保人。蒋碍于私人情面,且需藉助孔家推动美国国会游说,只好任由孔家予取予求。
驻美大使馆问题不少
蒋中正倚重孔家人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因为大使馆问题也不少。蒋的美国友人蒲立德当他的面说,一年内四次打电话给顾维钧,都在上午10时45分到11时之间,从大使到公使参事没有一人在馆,问小职员大使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吴国桢在美国发表反政府的谈话后,电告大使馆,仍找不到人,两小时后大使馆一等秘书顾毓瑞回电,回说不能告知大使在哪里。后来蒲立德调查发现,顾维钧带着姘妇在波多黎各的圣璜市希尔顿饭店玩乐8天之久。蒲立德也对蒋说,游建文被美国情报局收买,美方先收买了游的小姨子,再拉游建文。
随着蒋中正年老体衰,蒋经国由国防部长转任行政院副院长,进而担任院长,乃至当选总统,在这个权力转移的过程中,蒋经国开始与宋美龄争夺对美外交工作的主导权。
对美国会游说被发扬光大
蒋经国逐步将对美外交工作收回到自己手上,他在华府大使馆增设国会组,把对国会游说联络工作放回外交体制中,这个安排在当时也是开了先河,因为其他国家大使馆设有政治组,却没有国会组,前后负责的有仉家彪、程建人、袁健生、沈吕巡、冯寄台等人。李大维在台美断交时还只是留学生,后来也加入这个工作团队。这些人也陆续在外交、政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蒋经国建立的大使馆国会联络工作,在与美国断交后发挥了很大的效果,《台湾关系法》是在友我议员支持下完成的,但这一切的开始,都源自蒋中正决定对美国会进行游说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