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体检后拿到报告单时,看到胆红素升高就非常担心,怀疑自己得了肝病,因为肝红素是判定黄疸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
但是临床上也有一些患者,胆红素偏高,有黄疸症状,不过在经过检查之后,并没有发现肝炎等肝病,而是其他问题所致。
所以大家要明白,不是只要胆红素升高,出现黄疸了,就一定是得了肝病,虽然都是黄疸,但不同类型的胆红素升高,有着不同的意义,暗示的问题也不一样,找出真正原因,才能对症治疗。
先说一下胆红素、黄疸跟肝脏之间的关系,肝功能受损,对胆红素的代谢会出现异常,胆红素水平过高,未能被代谢的就会释放到血液中,进而就会出现黄疸表现,人的脸部皮肤、眼睛巩膜以及尿液颜色都容易发黄。
这是肝病引起的胆红素升高和黄疸的现象,反过来,也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肝病,但除了肝病,以下几个问题也需要考虑在内。
胆红素主要是由红细胞破坏而来的,有可能引起溶血的问题,也可能会引起黄疸,比如喝各种血液系统疾病,使得红细胞被破坏了,胆红素就会增加,进而会引起溶血性的黄疸。这种情况,单纯地降低黄疸是治标不治本,应该要先解决溶血的问题。
肝胆同源,肝出了问题,也容易牵连到胆囊和胆道,胆囊里还会储存胆汁,如果是因为胆囊疾病,胆汁不能正常排出,胆红素水平也会升高,从而就会引发黄疸。
对于新生儿来说,会出现生理性的黄疸表现,胆红素水平会升高,主要是由于消化功能不完全引起的,一般来说,会自行消退,若超过4周黄疸还没消退,需警惕病理性黄疸。
对于检查发现胆红素只偏高一点的情况,比如胆红素23.6、24.1,而其他肝功能指标都正常,一般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轻度的胆红素升高跟一些外界因素有关。
在检查之前,如果你抽烟喝酒或服用某种药物、熬夜、过度运动等,都可能会引起胆红素暂时性的升高,这种情况问题不大,定期复查即可,一般不是疾病。
想要防止胆红素升高,出现黄疸,规避风险,建议大家做好这几点:
注意健康合理的饮食,戒烟戒酒,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否则加重了肝脏的代谢负担,脂肪不断堆积,肝功能下降,胆红素只会更高。应该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蔬果,多喝水多喝茶,既能减轻肝脏代谢负担,也能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平时要坚持适度锻炼,不仅对肝好,对胆也好,还能促进血液循环,血液流通更顺畅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规避一些风险,预防胆红素升高;而且身体的抵抗力也能得到提升,还能预防疾病。
综上所述,虽然胆红素升高,出现黄疸在一定程度上暗示得了肝病,但不是绝对性的,也有的黄疸不是肝病,还可能跟以上几个问题有关,在治疗之前,要知道自己是哪一种情况,对症治疗,才能真正缓解,防止带来更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