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黄疸
据调查显示,有50%~60%的足月新生宝宝及80%以上的早产儿,在出生后都有可能出现生理性黄疸。主要症状是:出生后第二三天时开始出现黄疸,四五天时达到高峰,主要集中在面部,宝宝虽然看着也很“黄”,但是精神状况没有影响,能吃能睡,生理性黄疸一般7~10天自然消退,但是少部分早产儿宝宝可持续3~4周。
母乳性黄疸
由于母乳中存在某些物质会抑制肝细胞,致使血中的胆红素不能顺利转换和排泄。一般在宝宝出生两周后开始明显,持续一个月左右。而宝宝也是精神良好,小便不黄,体重正常增长,在停止吃奶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而且这种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智力发育也并无影响,后期可以继续进行母乳喂养。
病理性黄疸
一旦排除上面两种情况,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医院进行治疗了。病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就会出现,并且黄疸程度较为严重,持续时间较长,或者暂时消退后又会复现黄疸。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有:
1、溶血性引起的黄疸,主要由母子间ABO或RH血型不合而引起,黄疸常常出现的早而且严重,并有贫血、水肿及肝脾肿大等问题。
2、病毒性肝炎引起病理性黄疸,常见的是出生后1~3周出现黄疸且持续加重。或者在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再度出现黄疸。
3、先天性胆管闭锁引起黄疸,新生儿因感染病毒,造成胆管纤维化,从而形成胆道闭锁,出生后2周左右开始出现黄疸,且越来越重。新生儿胆道闭锁一般要在出生后不久就得进行手术。
如何分析新生儿黄疸指数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一般都会染上黄疸,这是因为在未出生前,所有的新陈代谢都是由妈妈帮着完成,等一旦脱离母体,就需要自己排除体内的产生的废物,特别是需要把一种叫做胆红素的废弃物排出体外,如果胆红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或根本无法排出体外就会引起黄疸,所以胆红素和黄疸有密切的关系,黄疸的指数就代表着胆红素的浓度,如果胆红素的浓度在10mg/dl,那么,就代表黄疸指数为10。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指数: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两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指数: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去检查了: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新生儿的血型不合)。
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
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两个星期就要注意了。
黄疸怎么处理轻微和一般症状的生理性黄疸,可以通过注意饮食和晒太阳就可以自愈。但是严重性的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就要通过住院照蓝光等专业性的治疗来帮助宝宝恢复。
饮食
有些妈妈下奶慢,或者乳腺不通,会妨碍宝宝食入量。但是有黄疸的宝宝,就要多吃多排,通过大便带出体内的胆红素。所以,你的待产包里一定要带上奶粉和奶瓶以防万一。
晒太阳
晒太阳也很讲究,不是把宝宝放在阳光下就可以了。正确的晒太阳,应该是太阳光线直晒,而且光线不能太强烈,或者太弱。还要考虑到宝宝的眼睛,和天气温度等的因素。
所以,晒太阳也要讲求天和地利人和。如果宝宝的黄疸比较严重,或者不医院接受专业的蓝光治疗。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宝宝的一种正常现象,表现为在宝宝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黏膜、白眼球发黄,但到了1-2周后就会消退。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接受专门治疗就能自行康复,愈后也不会有后遗症。
但病理性黄疸则较为严重,很可能会引起核黄疸等严重疾病,危及生命。宝宝若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且2-3周仍然不消退,甚至继续加重或复发,又或者是出生后1周至数周内才出现黄疸的话,就属于病理性黄疸。所以宝宝出现病理性黄疸时,家长一定医院治疗,防止呼吸衰竭和核黄疸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对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一般有光照疗法、外用药疗法、换血疗法、药物疗法等。
对于宝宝黄疸症状,如果不想使用药物干预,推荐使用香港姆贝士专业中药配方进行药浴,能够有效缓解宝宝当前黄疸症状,使黄疸指数明显下降,同时根据症状严重程度接受药浴疗程治疗,能够使宝宝恢复健康状态。(图文源于网络,精心整理公益分享,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关于姆贝士母婴调理姆贝士母婴调理
10年来专医院提供服务
主要服务项目:
孕期保健,孕期教育,产时导乐陪伴分娩服务,产后发汗、子宫恢复,乳腺疏通,徒手骨盆闭合、骨盆修复、盆底肌康复、腰腹收紧、妊娠纹修复、皮肤管理、头疗护理、气血调理、私密护理、断乳排毒以及婴幼儿洗澡,游泳,抚触,按摩,发育测评,婴儿早教,小儿推拿服务等。
年开始,将成熟可复制的保健项目面向门店,集姆贝士品牌产品,仪器,服务为一体,并结合千年中医学理论,根据每一位产后女性的体质制定专属的调理配方一人一方,辩证实施,是您的专属私人调理师。
--
更多咨询,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