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政策的推行,电子病历作为其中的基础数据库之一,在医院的信息系统中的地位不断攀升。针对电子病历在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发展问题,动脉网专访了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几家电子病历企业的专家。
医院管理模式、医院的探路者。目前,已经为超过家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了信息化服务。
旗医院(H-ERP、HIS、LIS、EMRCP)、医院(患者移动服务平台、移动工作平台、移动供应链电商平台)、云医院(云HIS、在线问诊与远程诊疗平台、医联体与分级诊疗平台)等。
截至年6月22日,金蝶医疗已发布的医院用户超万人,医院支付次数超万次,属国内领先。
在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探索方面,金蝶医疗希望通过打造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管理与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养生服务、康复保健服务。通过对症状进行匹配,实现分级诊疗。利用大数据,对药品闭环进行跟踪,赋能个性化研发。
为了解金蝶医疗在电子病历和健康医疗大数据的进展情况,动脉网专访了金蝶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易延华。
易延华博士为金蝶医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院长,曾获泰国宋卡王子大学获预防医学博士学位、广西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硕士学位、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与英语双学士学位。主攻研究领域为临床流行病学;医学教育;卫生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与挖掘等方向。
易延华博士是年度美国CMB奖学金中国3名获得者之一,近1年发表SCI/EM收录论文8篇;师从世界著名流行病学与统计学家,R软件EpiDisplay/EpiCalc开创者Virasakdi教授,对于软件在医学临床科研数据分析有较深的研究。
电子化、结构化、标准化、区域化,电子病历发展的四个阶段
健康医疗大数据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内容:院前数据、院中数据、院后数据。
院前数据包括患者的诊疗行为、生活习惯等。这些数据通过移动端收集。院后数据,主要由诊后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收集。电子病历,毫无疑问属于院中数据,也就是临床诊疗数据中最核心的部分。
业内一般将电子病历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纸质病历的电子化。在过去,纸质的病历必须由医生进行手工填写,只要有三处涂改,就要重写,耗时又耗力。数据的电子化,把原本手写的数据用电子化的方式储存起来。这样一来,医生便能通过计算机快速实现所有操作。
第二阶段是数据结构化。由于不同医生书写的病历各不相同,因此病历数据的规范成为了重中之重。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出现,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方便医生抓取一些字段做科学分析,同时也规范了医生书写电子病历的习惯,便于后期查阅。
第三阶段是数据标准化。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各个科室系统之间存在着信息共享和相互利用的需求。实现数据共享和互通的前提,是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必须遵循标准的规范,对此,国家相继发布了《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等指导性文件。医院信息系统参与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为日后数据应用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是数据区域化。过去,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各不相同。健康医疗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发展,医院摆脱数据孤岛的存在。数据区域化成为这个阶段的核心。医院不仅需要互联互通,还需要为患者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大数据。这样一来,患者在医院诊疗过的数据,都可以融合在一起。
结构化电子病历,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基础
医院在科研时,需要把数据按字段进行分类。如性别、年龄、疾病诊断,这些数据都是可以结构化的。
在病历里,这类信息十分零散,不同的医生表达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如果可以快速地把文本数据变成结构化的数据,便于医生的科研分析。
结构化电子病历不仅可以规范诊疗行为,还可以便于医生进行科研分析和深度挖掘。
打个比方来讲,结构化电子病历是把电子病历分割成很多的小盒子,然后按照医生的不同兴趣,给不同的盒子打上一个标签。一旦医生想要找某个盒子,就能通过标签快速找到。
金蝶医疗的电子病历系统采用的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病历编辑器。目前以华南地区为主,使用金医院已经超过家。
电子病历的区域化应用
金蝶医疗区域电子病历库采用的是中间件技术,实现区域电医院的HIS系统的连接与数据采集,把数据传输至区域数据中心,达到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的互联互通。
技术上虽然早已实现,但受限于医院的推行力度,医院临床数据的区域共享还有待发展。
年,金蝶医疗医院、医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医院医院共计5家医院的数据进行互联互通。
医院,金蝶医疗确立了医院的异构系统统一交换的标准,实现了电子病历的标准编码,以及跨机构的数据融合。简单来说,5家医院的不同患者,医院都可以进行身份识别和数据归档,这样一来,数据孤岛便不复存在。
医院,实现区域数据共享
医院是基医院和医院前两代产品,医院信息化系统。以云计算的开放与共享核心思想,通过云+医院的线上线下服务模式,通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医院在云时代的服务与管理模式转型升级。
云医医院竖井式(HIS、LIS、EMR等)的建设模式,采用云计算的分层架构模式(IaaS、PaaS、SaaS),将医院信息化业务分为6大业务域,个应用模块,整体架构如下图:
医院整体架构图
其中,云医院的医疗业务管理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电子病历为核心,满足临床诊疗的信息需求,优化医疗流程、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医疗差错、提高医疗效率。
主要模块包括门急诊电子病历、门急诊处方、门诊输液、住院电子病历、住院医嘱、护理记录、临床路径、临床检验信息管理、手术申请管理、随访服务管理等。
云医院的诞生,可以很好地解决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问题,实现数据的共享交互,同时能够医院与外部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区域化共享,为应用奠定基础。
此外,金蝶医疗还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了联合研究,为区域及区域内医疗机构提供科研和辅助分析的服务,协助对区域内的患者就医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些就诊和临床方面的研究结果,如保险制度对于患者选择剖腹产方面的决策影响。下一步,金蝶医疗将规划基于电子病历数据的区域个性化主动健康服务。
数据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者和应用场景
医院的基础数据可以分为三个类别:
1、临床基础数据。包括疾病、临床路径、用药等。
2、医院的资源数据。包括销售成本、治疗费用等人、财、物的资源数据。
3、患者院前院后数据。包括用户的行为数据,饮食数据、运动数据等相对零散的数据。
从金蝶医疗的角度来看,医院的临床基础数据,有HIS、LIS、EMR等系统进行支撑。医院的资源数据,金蝶医疗有HRP系统进行管理。而针对患者行为数据,则可以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或采集设备,进行数据的收集。
比如医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