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之分,病理性黄疸多有「皮肤黄染出现早、胆红素增加快、消退慢、持续时间长、退而复现」等特点,甚至出现胆红素脑病、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者甚至死亡。
对其治疗,莫过于三大武器,即蓝光光疗、药物治疗及换血治疗。在药物治疗中,仍然有医生给孩子用茵栀黄,那么究竟能不能用茵栀黄,宝爸宝妈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茵栀黄注射液被禁止新生儿婴幼儿使用年8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关于修订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如下:
在附件的公告中,提出“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后面的不良反应还列了整整8条),第一次明确了“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在注意事项的第9条提到“目前尚无儿童应用本品的系统研究资料,不建议儿童使用。”
张思莱医师曾说过
新生儿黄疸按中医理论是属于胎黄。除外病理原因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虽然有一些中西医结合医生做过光疗和中药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关方面的研究,但是没有更多的循证依据证明究竟是光疗起了主导作用,还是口服中药制剂退黄起的作用。
一般茵栀黄口服液医生都建议吃3~7天。但是新生儿和小婴儿吃了茵栀黄制剂(或颗粒)不但可能会影响他的消化道功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都是常见的不良反应,而且还促使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更何况其药物说明还明确提出: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药品禁忌尚不明确。试想,对于这样研究还不明确的药物怎么可以给发育稚嫩的新生儿吃呢。
更何况对于没有达到病理性黄疸的小儿,即使不给茵栀黄口服液服用,也会自然退黄,对于病理性黄疸除了根据病因进行处理外,必定要进行光疗,即使使用了茵栀黄也难说是茵栀黄治疗起的作用,更何况新生儿或小婴儿因此长时间腹泻造成的臀红、糜烂以及胃肠功能的伤害不可低估。(转自新浪育儿)
案例:茵栀黄几乎是作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药存在的,有的小宝贝出生3天后出现了黄疸升高,但是还没达到照蓝光的程度,出院时产科医生给开的就是茵栀黄口服液,而且喝了一盒复查还有点高,又喝了一盒。。。其实然并卵,黄疸并没有消,后来持续到3个多月才慢慢褪去。
但是这3个月也是最折腾人的,小宝喝了茵栀黄口服液以后,大便绿色而且很稀,一天3~5次,有时就是水状喷出,当时咨询医生说母乳的孩子大便次数就是多,不超过10次就没事。然后就是大便中隔三差五带血丝,一直持续到9个多月还有,医院化验又化验不出什么。再有就是小宝每天早上第一顿奶吃完就大口喷出(一直持续到10个多月的时候),而且奶量很小,9个多月的时候每顿才喝80毫升左右。细思极恐,这些也许都跟小宝月子里喝了那么多茵栀黄口服液有关系。
看了以上案例小编强烈建议妈妈们别再给宝宝使用茵栀黄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