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婴儿黄疸指数
肝细胞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预防
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黄疸治疗
新生儿黄疸用药

ldquo小黄人rdquo康复记

年6月15日,市六院新生儿科收住了一名黄疸患儿。患儿于年6月14日19:38医院出生,出生后不足24小时即出现皮肤黄染,且进行性加重,母亲血型O型,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收入我科。患儿入院后查血型B型,HGBg/L,总胆红素值umol/L,间接胆红素.7umol/L。考虑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病,病情危重,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性,年幼的生命经不起等待,医生迅速将患儿病情告知家属,并建议给予患儿换血治疗,经过双方沟通后,家属表示同意给予换血治疗。

医护们立即着手换血工作,大家分工协作,一边联系血源、合血、备血、准备换血设备,换血过程顺利,总换血量ml,用时4小时。此时,救治并没有结束,夜班值班医护继续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调整药物、监测黄疸指数,一直彻夜不眠地忙碌。“经过一夜全力以赴地治疗,患儿生命体征逐渐稳定,换血后6小时再复查胆红素,患儿的总胆红素值下降至mmol/L。目前患儿未出现核黄疸表现,吸吮有力,生命体征平稳,并继续进行光照治疗。

新生儿动静脉同步换血技术介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科常见的疾病,因家属对新生儿黄疸的认知不足,黄疸早期拒绝住院治疗,到重度黄疸需换血治疗时才住院治疗的例子不在少数。市六院新生儿科年开始实施新生儿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已成功救治严重黄疸患儿数十例。

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技术是国内最先进的换血技术,医院新生儿科均有开展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同步换血技术的的优势如下:

1.血容量始终保持稳定,无血液动力学的不良影响;

2.对早产儿及极低体重儿有良好的耐受性;

3.可有效降低血清总胆红素(主要是间接胆红素)

4.迅速纠正溶血而导致的贫血,并发症少。

新生儿黄疸小科普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生后第3天,于2周内消退,情况良好则可以不做处理,建议早吸吮,勤哺乳。而病理性黄疸则出现早加重快,或者消退时间超过2周。病因有溶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等。

不是每个孩子出生后都会出现黄疸的。大约有50-60%的足月新生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大约80%以上的早产儿会出现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主要和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胆红素生成较多、转运能力不足、肝功能发育欠完善、排泄胆红素能力欠完善,即新生儿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能力较弱,在处于饥饿、缺氧、胎粪排出延迟、脱水及酸中毒的时候容易使黄疸加重。

三看三测,掌控宝宝黄疸情况

三看

1.看吃奶情况。一般生理性黄疸的宝宝吃奶吸吮能力强,奶量完成好。严重黄疸的宝宝全身的症状比较明显,可以表现吃奶量少、反应差、嗜睡、肌张力低、继而易激惹、尖叫、惊厥、肌张力增高等。

2.看皮肤眼睛。新生儿黄疸主要是表现在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黄染。在日常的护理中我们可以观察皮肤黄疸范围及程度,生理性黄疸一般只表现在颜面部及胸背部,极少出现四肢皮肤黄疸,如果全身皮肤黄染甚至手足心皮肤发黄、还有眼睛巩膜发黄那说明黄疸程度比较严重了。

3.看尿布。尿布上可以观察大小便的颜色,一般宝宝的大便的颜色是黄灿灿的,如果大便颜色始终是墨绿色的胎便、大便次数很少、甚至大便颜色逐渐变浅,呈很淡的黄色或者白色大便,以及小便颜色呈深黄色,那这些都是病理性黄疸的信号。

三测

1.测胆红素。血中胆红素值的测定是衡量黄疸程度的金标准,但需要采集宝宝的血液才能检测。医院都有经皮肤测胆红素仪器,这是一种无创的检查,可以比较简单的评估黄疸的程度。还有一些智能手机软件也可筛查宝宝的黄疸指数,分别在宝宝的额头、躯干部进行拍照,通过比色卡等对比以及数据处理,得出黄疸数值,比较方便快捷。但是较严重程度的黄疸还是需要精确的实验室检测以明确原因。

2.测量体温。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中包括感染因素,尿路感染、败血症、肺炎等,体温可能出现变化,高于37.5℃或低于36℃度,不在正常范围内都是感染的信号。

3.测量体重。生理性黄疸的宝宝一般体格生长不受影响,体重是衡量婴儿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指标。一般刚出生的宝宝会在生后3-5天经历体重下降期,随后体重逐渐增长,足月儿生后三月的平均增长速度是0.75-1.0kg/月,家长可以使用婴儿秤评估宝宝的长磅情况。

无论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当胆红素上升到一定的数值,则称之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这种情况下则需要进行人为干预,对症治疗,否则过高的胆红素会通过血脑屏障和脑细胞结合而导致不可逆的损害。所以一旦发现宝宝精神状态欠佳,吸吮力变差,或者是出现易激惹,难以安抚等烦躁状态时,就要及时就医,因为有可能发生核黄疸。

目前最常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蓝光照射治疗。蓝光治疗,一般是治疗8个小时,持续时间1-4天不等。虽说蓝光治疗可能引起发热、皮疹、腹泻、核黄素缺乏、青铜症等并发症,但在监测下的光疗是很安全的。所谓的黄疸就是胆红素,主要是一个间接胆红素,它主要是脂溶性的,非常容易进入脑子里面,尤其是早产的孩子或者是新生儿期间,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通过蓝光照射治疗,可以间接把胆红素变成它的同形异构体——水溶性的胆红素。这样可以经过尿液大便排出体外,迅速地把黄疸降下去。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中应保护眼睛,以免视网膜受损,光疗时非显性失水增多,核黄素破坏加快,注意补充水分及核黄素。当患儿需要蓝光治疗,听从医生进行规范的治疗。

供稿

儿科林垦供图

儿科林静纯编辑

行政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panpz.com/yehhzs/99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