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音频听一听,了解知识更方便
加主编董老师交流饲养技术
今天一位安阳的养殖户朋友反应:他们家的鸡天,从开产以后就一直存在着拉稀的现象,用了很多治疗拉稀的药物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用上药症状就减轻,药物一停就复发,很是令人头疼......那么这种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呢?
其实,就蛋鸡的生理特性来说,初产蛋鸡的代谢旺盛,生理变化大,饲料稍作变更就很容易刺激其肠道,引起腹泻。若在初产蛋鸡拉稀期间用抗病毒药加抗生素治疗暂时有效或无效,停药后复发,当蛋鸡的产蛋率上升至75%~80%时,拉稀症状自行减少,这种情况一般可判断为非病原性腹泻。
这是由于很多养殖户从蛋鸡育成后期(16周龄以后)开始使用自配料,为降低成本,他们往往在饲料中添加大量的米糠、麸皮,使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过高,粗纤维的含量越高,蛋鸡持续拉稀的时间就越长。这是引起初产蛋鸡非病源性拉稀的主要原因。其次,初产蛋鸡饲料中含有的大量的石粉或贝壳粉能促使其肠道蠕动加快,导致非病原性腹泻。第三,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过高或豆粕熟化不够,也可刺激肠道,引起初产蛋鸡非病原性腹泻。
我们平时可以通过降低初产蛋鸡育成后期的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不添加米糠,将麸皮的添加量控制在10%以内。对初产蛋鸡进行换料时要进行过渡饲喂,一般在3天内换完,以防饲料中含量较高的石粉和粗蛋白对其肠道造成刺激。
调理了饲料营养后,可以适当的再添加益生菌或中草药--白头翁散,这样通过两方面着手,就可以很好控制开产蛋鸡的习惯性拉稀。
知识小问答
饲料中麸皮的添加量应控制在多大比例?
防控蛋鸡传染病的六大法宝
"不要脸"的蛋价,"无底限"的强拆,遍体鳞伤的蛋农已苟延残喘
千万别小觑鸡舍内环境的检测
蛋鸡养殖,这些重要数据你了解多少?
试试点击“阅读原文”更多惊喜等着你,还可以跟养殖户一起交流董娇玲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