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婴儿黄疸指数
肝细胞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预防
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黄疸治疗
新生儿黄疸用药

浙一全科儿童节专刊您家新生宝宝

医院唯一迎接新生命的科室,在这里,充满着对生命的期待,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新生命的诞生,给这里的每个家庭带来了喜悦。然而,对于父母来说,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无疑增添了忧虑,冲淡了家庭添丁的那份喜悦。每位爸妈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健康成长,什么是新生儿黄疸?如何才能预防新生儿黄疸呢?让我们一起学习下吧。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neonataljaundice)是指新生儿时期(出生后未满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

属于排他性诊断,特点为:

一般情况良好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

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mg/dl)或每小时0.5mg/dl

血清总胆红素值尚未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见下表)

病理性黄疸

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血清总胆红素值已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或每日上升超过85umol/L(5mg/dl)或每小时0.5mg/dl;

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黄疸退而复现;

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2mg/dl)。

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若宝宝符合病理性黄疸,建议儿科就诊,明确病因,以及时消除黄疸,防止核黄疸的发生。

导致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根据发病原因分为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三种。母乳性黄疸发病原因则属于病理性黄疸之胆红素生成过多。

母乳性黄疸

定义

母乳性黄疸(breastmilkjaundice,BMJ)是指发生在健康母乳喂养儿(多为足月儿)中的一种常见的以未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bilirubin,UCB)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

临床分型与发病机制

目前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

黄疸发生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即生后母乳喂养2-3天时出现,4-7天达高峰),消退时间(3-4周)晚于生理性黄疸(7-14天)。患儿一般情况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血游离胆红素峰值一般为.2-.0μmol/L。发病多因母亲缺乏喂哺技巧的知识、乳房肿胀、乳头皲裂、新生儿无效吸吮、生后短时间内母乳量有限等,导致新生儿处于饥饿、脱水和营养缺乏状态,使胎粪排出延迟,肠肝循环增加,从而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该型黄疸严重者可能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多于生后母乳喂养6-9天出现,可紧接生理性黄疸发生,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再次加重。黄疸多以轻(血清胆红素.2μmol/L)、中度(.2-.0μmol/L)多见,重度(≥.0μmol/L)较少见,患儿多数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血游离胆红素峰值超过生理范围。该型黄疸持续时间可达4-12周。该型预后良好,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性较小。

临床表现

患儿为母乳喂养,多为足月儿,在生理性黄疸期内(2天至2周)发生,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退,黄疸程度以轻度至中度为主,重度较少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患儿一般状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肝脏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停喂母乳后48-72小时黄疸即可明显减轻,如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有反复,但不会达到原来程度,预后一般良好,很少引起胆红素脑病。

诊断标准

母乳性黄疸属于排他诊断,目前尚缺乏实验室检测手段确诊。

临床诊断

需与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如母婴ABO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病、败血症、窒息、头颅血肿等鉴别,还需排除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半乳糖血症及遗传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等,才能作出该病的诊断。

实验性诊断

检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若超过.2-.5μmol/L(12-15mg/dl)者,可试停母乳,检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若超过.2-.5μmol/L(12-15mg/dl)者,可试停母乳,改喂配方奶后,若黄疸明显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迅速下降30%-50%,可考虑诊断母乳性黄疸。

治疗方法

本病治疗尚无统一意见。确诊后轻症患儿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密切观察患儿黄疸变化情况,必要时补充配方奶。重症患儿建议咨询儿科医生。

目前临床上治疗母乳性黄疸,多以茵栀黄口服液/颗粒单用或加用调节肠道菌群药如妈咪爱。若黄疸很明显(如血清胆红素μmol/L),应加光疗。

需要说明的是,婴幼儿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后可能会引起轻度腹泻,腹泻可促进胆红素的排出,对治疗黄疸是有利的,但如果腹泻很严重,则建议暂停服用并咨询儿科医生。

光疗干预标准

不同出生日龄足月新生儿黄疸光疗干预推荐标准

日龄

总血清胆红素水平(mmol/L)

考虑光疗

光疗

-1

≥(≥6)

≥(≥9)

-2

≥(≥9)

≥(≥12)

-3

≥(≥12)

≥(≥15)

3

≥(≥15)

≥(≥17)

注:括号内数值为mg/dl值(1mg/ml=17.1umol/L)

不同胎龄/出生体重的早产儿黄疸光疗干预推荐标准

胎龄/出生体重

-24小时

-48小时

-72小时

-28周

g

≥17-86(1-5)

≥86-(5-7)

≥(7)

28-31周

-g

≥17-(1-6)

≥-(6-9)

≥(9)

32-34周

-g

≥17-(1-6)

≥-(6-10)

≥-(10-12)

35-36周

-g

≥17-(1-7)

≥-(7-12)

≥-(12-14)

注:括号内数值为mg/dl值(1mg/ml=17.1umol/L)

预防措施

[孕期]

孕早期,尽早补充叶酸

孕后期补充鱼肝油和钙片

保证科学、健康的饮食

避免烟酒、油炸食品以及辛辣刺激食品

[产后]

早开奶:生后1小时内进行哺乳

勤吸吮:生后第1日即需增加哺乳频率,至少达到每日8-12次

避免给宝宝添加糖水

适当给宝宝补充微生态制剂

必要时监测胆红素水平

喂养姿势

最后,愿所有宝贝都是嫩白的健康宝宝!

作者:邱艳,浙江大医院全科医师,已完成浙江省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在职攻读全科博士学位,导师:李兰娟院士。

制作:朱露

欢迎您将关心的健康问题发送到我们的邮箱zyyyqk

.







































韩志国中国重要影响力年度人物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upanpz.com/gxbxhh/253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