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绿树成荫挥汗如雨蝉声阵阵烈日当空!
医院送出了夏日炎炎最凉爽的清风——母婴同室新生儿蓝光治疗套餐(3天)
原价:元,折后价格:元!
初为父母,迎来新的生命,
在激动和喜悦中很快会面临第一个困惑:
新生儿黄疸
为什么会黄疸?
正不正常?
要不要紧?
需不需要治疗?
是很多家长的疑问...
初为人母的钱女士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好在钱女士及时带着宝宝来到了坐落于玉泉山麓下、玉泉慧谷园区内的医院,找到了张巍主任,张巍主任从事儿科工作30余年,一直进行新生儿危重症,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高危儿管理及院后追踪管理。下面通过张巍主任的讲解,相信初为父母的我们对于新生儿黄疸有了清楚的了解。
新生儿黄疸定义是什么?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是什么?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非常复杂,包括先天因素、疾病因素、感染因素、药物因素等,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有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症、新生儿感染、母乳性黄疸等。
有了新生儿黄疸怎么办呢?对于确诊的病理性黄疸我们需要及时的干预,以免发生严重的胆红素脑病,最终引起神经伤残后遗症。一般我们针对病理性黄疸除需要积极寻找病因并针对病因治疗外,针对黄疸本身常用的治疗方式是:
1、蓝光疗法:新生儿需要裸体,双眼及睾丸用黑布遮盖,用单光或双光蓝光照射,这种方法因有效且副作用小而得到广泛应用,医院常用的是蓝光毯、蓝光治疗仪、蓝光箱。
2、药物治疗:依据不同的病因常用苯巴比妥、肠道益生菌、茵栀黄、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
3、换血疗法:严重的黄疸需要换血治疗,换血是治疗高胆最迅速的方法。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
(图为钱女士的宝宝正在我院接受蓝光的治疗)
那么,作为医院的特色学科之一的儿科,又是怎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呢?
▼▼▼
太和新生儿科黄疸治疗特色服务简介一、太和新生儿科黄疸特色服务项目:●新生儿监护病房治疗黄疸:环境温馨、设备高端,并提供母亲床旁喂奶、按需探视服务。
●为满足客户需求,体现人性化管理,还推出新生儿黄疸的母婴同室治疗套餐,开设黄疸的母婴同室治疗;
●对轻症新生儿黄疸推出门诊黄疸治疗套餐,包括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黄疸门诊治疗套餐;
●提供蓝光毯的租赁服务,满足轻症黄疸的家庭治疗;
●对于我院出生的宝宝提供生后30天内每日1次的免诊费随访服务,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黄疸并及时干预。
二、环境及硬件设备:医院新生儿科严格遵照国家标准建立,占地面积为多平米,编制床位20张,严格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病房建设要求设计,按疾病种类及严重程度分3个区域,分别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普通病房、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监护病房。新生儿普通病房配有新风系统,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监护病房采用十万级净化系统,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感染隔离区严格按照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及防治要求设立,与非感染疾病区有严格的隔离措施。新生儿科仪器设备齐全、先进,具有新生儿长颈鹿二合一暖箱、辐射台、蓝光毯、光疗仪、T-组合复苏器、经皮测胆仪、耳声发射仪、新生儿急救设备(新生儿复苏气囊、新生儿喉镜)、心电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等。
母婴同室环境优雅,推行新生儿黄疸的床旁治疗及护理,母婴同室可以更好地照顾产后妈妈心理上的需要,婴儿在妈妈的视线内完成一切床旁治疗护理操作,有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还能免除产妇产后的心理负担。
套餐包含项目内容
新生儿科特级护理
血糖
新生儿蓝光治疗(双面)
茵栀黄口服液一盒
母婴同室床位费
肌酸激酶(CK)
新生儿住院诊疗费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
住院病历费
尿素氮(BUN)
婴幼儿住院材料费
肌酐(Cr)
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
电解质六项
血型+RH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新生儿科静脉抽血
总胆红素(TBI)
便常规
直接胆红素(DBI)
尿常规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新生儿微量血糖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维生素B2
总蛋白定量(TP)
妈咪爱
白蛋白定量(ALB)
月子餐(三天)
原价:元
折后价格:元
(备注:1、会员客户发生套外75折。2、非会员发生套外88折。3、血费、药费、材料费无折扣)
三、医疗团队:新生儿科具有一支技术精湛的医疗护理团队,医护人医院工作背景,具有非常丰富的新生儿临床救治经验。工作中实行责任制医疗护理,每一位住院宝宝会指定专门医生及护师治疗及护理,及时观察及处理病情,保证医疗安全。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