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慧病理网
年6月2日至3日,由南医院病理科(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办的“泌尿系统病理诊断进展”暨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十二届医学基因在临床肿瘤和病理的转化应用学习班”在南京顺利举办。此次学术会议以膀胱病变为主题,重点讨论膀胱尿路上皮增生性病变、膀胱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处理及分子病理进展。国内外著名病理、临床及分子病理专家莅临讲学,吸引了各方相关专业人员参会。
2日上午8点,会议正式拉开帷幕。医院病理科主任章宜芬教授主持本次会议,并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医院副院长陈晓虎教授致辞表示,基因是永恒的话题,生物学事业高速发展,医疗检验手段的进步,有利于病理医师在细微之处对疾病进行纵向或横向的剖析,本次会议为广大从事泌尿系统病理的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广阔平台,预祝会议顺利开展。
医院副院长陈晓虎教授致开幕词
医院病理科主任章宜芬教授主持会议
浙江大医院病理科滕晓东教授从事病理行业3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诊断经验,精于肿瘤病理及靶向诊断,对泌尿男生殖深入研究,在本次会议中,滕晓东教授作关于《易误诊的膀胱病变》专题讲座,其通过实例结合鉴别诊断对易误诊的膀胱病变进行深度剖析,细分肿瘤病变本质特征,并呼吁大家在诊断中需详细了解临床病史,对镜下组织学进行仔细的观察,对于关键的免疫组化必不可少,滕教授授课图文并茂,内容生动详实,并希望大家在日后的诊断工作中切记在切片中找线索,在病史中找原因,在辨别中下诊断的原则,提高自身诊断能力,减少误诊发生。
浙江大医院病理科滕晓东教授作《易误诊的膀胱病变》专题讲座
以靶向测序为主的NGS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医院病理科周晓燕教授此次带来《NGS结果注释和报告》的讲座,其基于当前对相关基因的认识和临床诊治的数据,对变异致病性、临床意义进行结果注释解读。通过图表分条列举、对比区分,从NGS检测和报告的关键点、临床注释到VUS分析由浅入深阐述NGS的价值。并提出应采取以证据为基础的分级系统,注重注释、分类、报告的过程以及报告突变类型和临床意义,在实践中完善提高,指导着临床医生进行决策,为患者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更有效的治疗。
医院病理科周晓燕教授作《NGS结果注释和报告》专题讲座
随后,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医院病理科张波教授作《膀胱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及意义》的讲座。他指出随着肿瘤整体水平上研究的进展,医务人员获得更为详尽的基因组范围内膀胱癌分子遗传学及基因表达上的信息,有助于限定特定组织病理形态膀胱癌相对应的遗传型和表型变化“谱”。从分子病理学角度梳理尿路上皮肿瘤WHO分类、发生、分子分型依据,以及通过与正常尿路上皮的对比,引起大家在治疗及预后上的讨论,把会议的气氛推上高潮。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医院病理科张波教授作《膀胱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及意义》专题讲座
南医院外科主任顾晓箭教授作《膀胱癌外科治疗与病理诊断的关系》讲座,膀胱癌是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膀胱癌的病因复杂,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顾教授以外科的角度针对各类型膀胱癌患者的诊断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外科治疗方法,并对特殊病理类型膀胱肿瘤治疗提出意见,加深了大家对膀胱肿瘤治疗的认识与理解。
南医院外科主任顾晓箭教授作《膀胱癌外科治疗与病理诊断的关系》专题讲座
来自上海医院病理科王朝夫教授擅长肿瘤病理诊断,在此次会议上作《尿路上皮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的专题报告。在遇到具体病例时,他表示自问让诊断更明晰。会议上他引导嘉宾自问,判断尿路上皮病变的类型,诊断肿瘤的良恶性,提醒诊断过程中的隐形陷阱;同时指出尿路上皮肿瘤有非浸润性和浸润性之分,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病变有扁平状、乳头状和内翻性之别,其行为标准也不同。王朝夫教授娓娓而谈,不仅传授了专业的诊断知识,也让嘉宾体验实际诊断业务的要点和难点。长达四个半小时的讲课,王朝夫教授毫不懈怠,条理清晰,引人入胜。
上海医院病理科王朝夫教授作《尿路上皮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专题讲座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院的吴群力教授长期从事泌尿系统肿瘤病理学的临床诊断与科研工作,是该领域的权威性专家。此次会议作《尿路上皮癌的亚型》专题报告。吴群力教授从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病变分为扁平状和乳头状如题,结合切片形态,对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特点及病变类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通过多种病变类型发病机理的对比,给出诊断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注意点,同时通过病例问答,现场互动,加深了在场各位病理老师对诊断易错点的认识,深受启发。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院的吴群力教授作《尿路上皮癌的亚型》专题讲座
最后,东道主医院病理科主任章宜芬教授就《膀胱的肿瘤样病变》作学术报告,章宜芬教授从膀胱上皮性病变、膀胱炎性病变、息肉及其他非肿瘤病变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强调需仔细观察形态学以排除肿瘤性病变,注意子宫内膜异位、化疗及放疗可继发膀胱癌,同时也提醒大家审慎使用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等方式,紧密联系临床,有助于正确的诊断。
医院病理科主任章宜芬教授作《尿路上皮癌的亚型》专题讲座
泌尿系统疾病一直是日常病理诊断工作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研究的热点。病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广泛应用使疾病的病理诊断和分类更准确,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更确切的依据。本次“泌尿系统病理诊断进展”暨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十二届医学基因在临床肿瘤和病理的转化应用学习班”,为病理学者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平台,加强了病理学者泌尿系统肿瘤诊断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加强了临床病理之间的联系。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泌尿系统病理学习班的到来!
会议精彩瞬间
会议互动答题环节
白癜风的药有那些中年白癜风怎么治疗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