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紧张不已的新生儿黄疸究竟有多严重?
黄疸黄疸通俗点说就是皮肤和巩膜发黄,是由于血液中一种叫胆红素的东西太多了引起的。新生儿比较容易发生黄疸,大部分新生儿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表现为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5~7天开始消退,最晚2周完全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4周消退;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每日胆红素升高5mg/dl;足月儿胆红素12.9mg/dl,早产儿15mg/dl。与生理性黄疸相对应的是病理性黄疸,表现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超过生理性黄疸的最高值或每日上升超过5mg/dl;持续时间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大于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mg/dl;具有上述1项就可以诊断病理性黄疸。
引起病理性黄疸可能有很多原因!
1、胆红素排泄系统堵塞:因为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等原因,导致胆红素排泄系统被阻塞,出现阻塞性黄疸。
2、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儿的红细胞膜先天缺陷而不能正常工作,引起溶血和贫血。
有些患者在新生儿期间可能不发病,但长大后吃了蚕豆,会出现溶血和贫血,这种病也叫蚕豆病。
3、母婴血型不合:母亲血型是O型,父亲是A型、B型或AB型血;或者母亲是RH阴性血,就很可能因为母婴血型不合导致溶血性黄疸。
红细胞被破坏,太多的胆红素被释放出来并累积而导致黄疸。
因为我们便便的颜色主要来自于胆汁,而阻塞性黄疸的宝宝因为便便中缺少胆汁,所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白陶土样”的大便。
4、感染:这也是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以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为多见,有些是宝宝出生前在宫内已经发生感染,有的则是在出生后被感染。
除外以上这些因素,红细胞增多症、窒息、缺氧等都可能引起病理性黄疸。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病理性黄疸呢?病理性黄疸有这么几个特点: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症状比较重,可能还有吐奶、发烧、抽搐、嗜睡、大便发白等表现,而且进展快、持续时间长。
新生儿黄疸如何护理
1.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2.注意观察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5.宝宝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