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婴儿黄疸指数
肝细胞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预防
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黄疸治疗
新生儿黄疸用药

药监局又对茵栀黄口服制剂的使用作出指示

茵栀黄作为中医治疗黄疸的常用药,相信月嫂姐妹们应该都不陌生,但是因为它引起的诸多不良反应,在去年国家药监局就明令禁止了对新生儿和婴幼儿使用茵栀黄的注射液。

当时我们月嫂了不起就发了文来提醒姐妹们不要再使用注射剂了,我们还建议茵栀黄口服剂能不用最好不用还,因为服用后拉稀的可能性会明显提升,小编的孩子就深受其害。

而在今年8月21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发布了关于修订茵栀黄口服制剂说明书的公告(年第96号),明确的说明了服用茵栀黄口服制剂会引起腹泻、呕吐和皮疹等不良反应。

所以我们提醒,注射剂是万万不要给婴幼儿用的,而口服制剂也证实了会有很多不良反应,所以还是尽量避免使用。当然,是否使用需要医生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进行判断,毕竟拉稀和潜在的神经系统损伤相比谁轻谁重很容易判断,切不可讳疾忌医。

那么面对常见的新生儿黄疸,作为月嫂,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新生儿黄疸

常见的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若是宝宝发了黄疸,请姐妹们自行对照: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1)一般发病于宝宝出生后2-3天,在4-6天时达高峰。足月出生的宝宝在2周左右消退,早产宝宝在后3周左右消退。

2)宝宝皮肤呈现为淡黄色,一般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发黄疸时宝宝无其他异常情况。

3)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

小科普:dl是一个容积单位:1L=10dL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1)出现时间过早(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消退时间过长,或消退后又出现。

2)黄疸程度过重,全身皮肤发黄明显。还伴有其他异状出现:如吐奶,大小便颜色异常等。

3)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小科普:病理性黄疸是由疾病所引起的,使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它发生在新生儿的特定时期,使生理性黄疸明显加重。

母乳性黄疸的特点

1)在宝宝出生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

2)黄疸期间若停止喂母乳,症状就会明显减轻,这期间宝宝无其他异常情况。

3)血清胆红素超.6-.0μmol/L。

小科普: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类。

早发性发生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近,主要与母乳喂养不当,摄入不足有关。

晚发性多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常发生于生后1~2周,可持续至8~12周。

面对黄疸,我们该如何应对?

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只要宝宝吃的睡的好,大小便颜色正常,过了高峰期,黄疸便会自行消退。

若是妞儿们还不放心,可以适当的让宝宝多吃些,促进代谢,加强胆红素的排出。

2、病理性黄疸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的话,一定要尽早带着医院治疗。

3、母乳性黄疸

随着母乳喂养的提倡,现在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在逐年提高,对于这个性质的黄疸,要重点说两句。

首先是最令人关心的问题:得了母乳性黄疸还可以喂母乳吗?

若是胆红素水平超过标准,医生会建议暂停母乳喂养观察,这是为了方便医生诊断,一旦确定是母乳性黄疸,仍可母乳喂养。

黄疸的宝宝该如何治疗:

1)当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后,并不提倡停止母乳喂养,可以选择少量多餐喂养。

2)光疗,就是用光线的辐射能治疗疾病的理疗方法,当胆红素达到20mg/dl,就要考虑是否需要光疗了,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浆治疗的。

3)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等疾病的发生,以免加重黄疸。

赞赏

长按







































合肥白癜风专科医院
从事白癜风的临床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upanpz.com/gxbxhh/68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