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放化疗(nCRT)可使直肠癌发生局部降期并减少术后局部复发,而这些宏观改变的基础是微观肿瘤消退。新辅助治疗后的肿瘤消退分级(tumorregressiongrade,TRG)与直肠癌预后显著相关。
最初的TRG体系来自于食管癌放疗后的病理评价(年Mandard标准)。目前直肠癌的TRG体系约有9种,但其本质大同小异,都是通过评价残留肿瘤细胞和纤维化的比例,来进行TRG划分。(图-1)
图-1目前主流TRG分期系统简介
通常TRG可分为3类
1.瘤体(T)的非定量评价体系:在Mandard基础上简化的WheelerRCRG标准,是典型的非定量评价):将ypCR和少量肿瘤细胞残留都视为RCRG1级,无定量点。
2.瘤体(T)的半定量系统,则有下述几种情况:①RCPath标准仅将ypCR(肿瘤细胞残留0%)作为1个定量点;②Mandard/Dworak(二者相同)、AJCC/NCCN、CAP标准中,则将ypCR(残留0%)和50%瘤细胞残留(瘤细胞是否多于纤维化)设定为2个定量点;③MSKCC和mRCRG标准中,除了ypCR,还特别重视“<5%瘤细胞残留”这个定量点。Guillem等将长疗程nCRT后0~5%残留肿瘤细胞命名为nearypCR,这部分患者无论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其预后与ypCR是类似的。
3.TRG/N系统:不仅考虑了瘤体(T)的消退情况,还兼顾了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这一系统与TNM分期更为吻合。
影响TRG的因素
包括nCRT方案、肿瘤分化、放疗敏感性、nCRT至手术切除的间隔时间等。在预后分析中,如Mandard的5级评分往往导致亚组病例数不足,仍需要进行G1-2/G3-5这样的数据整合,严重地影响了分析的效率。
对于有科研需要的单位,综合瘤体各部位切片获得直观印象,再报告瘤细胞残留的大致比例(例如:瘤细胞残留约20%)可能是目前最佳的评价和记录方式。
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TRG评价的系统繁多,而常规检测TRG是否能更好地区分患者预后则尚无定论。是否达到ypCR,仍是目前直肠癌消退最佳的临床参考指标。对于有科研需要的单位,综合瘤体各部位切片获得直观印象,再报告瘤细胞残留的大致比例(例如:瘤细胞残留约20%)可能是目前最佳的评价和记录方式。
作者:医院李忠武
简介
医学博士,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多年来在病理一线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疗效评价和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学研究。
---------------------------------------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