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是经历代医家
不断完善、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
对小儿的生长发育
疾病的预防、治疗
以及
病后的护理等方面
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因此
宝妈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1
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就是说小儿五脏六腑和形体结构都不成熟、不完善、很娇嫩、但很茁壮。另一面,表现为生机旺盛,犹旭日东升,草木方萌,年龄愈小,生长发育也就愈快。
《育婴家秘》:将这一现象高度摡括为“稚阴稚阳”之体
《颅囟经.脉法》:则比喻为“纯阳”之体
2
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由于小儿对疾病抵抗力较差,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能自节,故外而易受六淫侵袭,内而易受饮食所伤。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为人体之藩蓠,是抵御外邪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又为“娇脏”,所以风、寒、暑、湿、燥、火侵袭人体,首先犯肺。
因此患病多见鼻塞、流涕、痰、咳、喘等肺系病症.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
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发育所需水谷精气,却较成人更为迫切,又因小儿胃肠神经和胃神经感受器的发育都未完善,已吃撑了也感受不到胃容量己满,以致食物从口腔膨出,故常易为饮食所伤,出现积滞、呕吐、厌食、腹痛、泄泻等胃肠道疾病。
这就是小儿“发病容易”的病理基础。
既病以后,则传变迅速,易寒化、热化,易转成实证、也易转化成虚证或虚实并见。虚是正气虚,实是邪气实,寒热虚实更迭,变化多端,防不胜防。
例如
患儿本是风寒外感来诊
证见:
面色白、恶寒重、发热轻、鼻塞声重、打喷嚏、流清涕、咽痒、咳嗽、痰稀色白、苔白、脉浮紧、指纹风关色淡红等证候。
中医诊断为“风寒感冒”,立法应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以荆防败毒散或杏苏散为主加减,一般二三剂就能治愈。就临床来看大多数情况都是这样的,也有极个别患儿则出现变症,最常见的是由寒证迅速转化成热证,出现高热,严重的出现抽搐和惊厥。对于这种情况,有的宝妈就不理解了,怎么先前没发烧,正在服药治疗期间反而发起烧来了呢?
这是因为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纯阳”之体的生理特点和“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所决定的。
“阴”
是体内的精、血、津、液等物质
“阳”
是脏腑的生理功能
“纯阳”
指小儿生长旺盛
年龄愈小,体内的精血、津液和脏腑形态结构及生理功愈柔弱,病邪入侵这样娇嫩之躯,加之婴幼儿免疫力低下,病邪就显得相对强大,治疗、养护稍有不慎,则迅速传变。
喜辛辣油腻
如果
孕期或哺乳期宝妈
喜辛辣油腻
小孩先天禀赋多为
阳热型体质
那么邪气多从热化而出现
高热、抽搐
甚至
神昏惊厥
喜寒凉生冷
如果
在孕期或哺乳期宝妈
喜寒凉生冷
则小孩先天禀赋多为
寒湿型体质
邪气则易寒化而出现
阴寒和阳气衰脱之症
所以
在治疗过程中
极个别患儿出现了变症
或出现了发热
宝妈们不要怪这怪那
变症是由小儿
生理特点、病理特点
和
先天禀赋所决定的
是经过历代医家一两千年验证了的
出现发烧也不要惊慌
用中医、用西医治疗都有很好效果的
以上
就是小儿生理和病理特点讲述
宝妈们
是否已经学会记牢了呢!
亲,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肖小儿国医馆的中医知识和文化,掌握小儿护理和喂养的正确观念与方法,请拨打肖小儿国医馆电话—。
中医理论养育小儿,以治未病防病为主,中药与推拿食疗相结合,以期达到阴阳平衡,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让孩子们少生病。
李培修(副主任医师)李培修(医师)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从医40多年,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运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及其后遗症的探讨》、《备急千金要方养生特点浅析》、《浅谈运用中医药“治未病”》等文章分别获得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
擅长治疗:擅长运用纯中医治疗:久咳、哮喘;胃痛、肠炎、便秘;颈椎病、腰椎病;小叶增生、子宫肌瘤、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中风后遗症;对儿科的小儿厌食症、小儿多动症、口臭、流口水、遗尿等疾病也有显著疗效。
坐诊时间:周二——周日9:30——18:00
长按治疗白癜风权威的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