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这个病可轻可重,轻可轻松自愈,重可危及生命。今天惠母小编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新生儿黄疸?为什么新生儿黄疸需要重视起来。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巩膜出现黄染。若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哦。
首先自然光下确认存在黄疸
按轻重程度线索来看:单纯颜面部有黄疸,认为是轻度,可以保证宝宝入量(喂饱)的同时,做到大小便排泄正常。
前胸后背开始出现黄疸,认为是中度,除了保证入量和出量,可以晒太阳(可以隔着玻璃晒,注意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晒伤)。
如果手心、足底出现黄疸,认为重度,医院就诊,监测胆红素指数,遵医嘱处理。
按时间线索来看:出生12-24小时内出现,一般考虑溶血可能性大。
2-3天出现,且胆红素值在正常范围内,考虑生理性黄疸,当然生理性黄疸无需处理,自行消退,且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情况。
足月儿生后7天黄疸应该逐渐消退,14天完全消退。
早产儿因为肝功能不成熟,排泄胆红素能力差,故消退较慢,一般不超一个月。
如果生长发育没有任何问题的孩子,生后3周仍然存在黄疸,考虑母乳性黄疸可能,可以停母乳3-5天,如果黄疸明显消退,可以诊断母乳性黄疸,且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2-3个月内可自行消退。
按症状线索来看:颜面+前胸后背+手心足底、巩膜黄染----重度黄疸
2-3天出现,胆红素值在正常范围,无不适症状,考虑生理性黄疸。
无论是时间上异常还是胆红素值高于正常值,均考虑病理性黄疸可能。
黄疸退而复现,或者伴有精神状态差、纳奶差、体重增长不良,均需重视起来,考虑病理性黄疸。
黄疸伴大便为白陶土样,考虑胆道问题。
黄疸伴有表情呆滞、水肿,考虑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
感染引起黄疸非常常见(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神经系统感染、皮肤感染,任何部位的感染均可引起哦。),头颅血肿、大便排出延迟等也可引起黄疸。
故引起黄疸的原因复杂,具体情况可以电话咨询或者就医。
温馨提示:
黄疸常见,且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的,故无需恐慌。
但毕竟有病理性的,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例如胆红素脑病,可造成脑瘫,甚至有生命危险,故需重视。
惠母专家一直在你身边,专家咨询-(08:30-17:00)。
END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