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小暑前后,7、8两月的暴雨天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而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更需要注意预防。小暑时节,正是萤火虫开始活跃的季节,只要有绿草、露水的地方,夜晚便可见到那忽明忽暗的点点光亮,就像天上的星星,闪闪移动。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都在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正因为是忙季,我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荀子则进一步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所以要珍惜生命,爱惜身体。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在饮食调养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而致气血不足,引起身体倦怠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腹胀、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小暑,宣告季夏时节正式开始,这时要加强孩子和全家人的健康呵护。
那么小暑时节该如何护养呢?
01
小暑重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
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因天气原因小暑时期会引起人体内的血压波动,在床或蹲坐时血压是较为平稳的,但若起立过快,会导致头部血压锐减从而导致身体受损。所以在起床、蹲坐起立时不要着急,最好能够活动一下四肢,不需要时间太长,半分钟即可,然后慢慢起身。
02
情绪养生:心态平和
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天热人体温度升高,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和心态不定,让人感到烦躁不安、思维紊乱,易激惹、易怒甚至行为失常等。常表现为失眠、健忘、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等,此时就需要有规律的作息,以安定情绪。
如果失眠,可以在仰卧或侧卧时,放松全身肌肉,或者注意腹部呼吸的起伏,排除杂念后,心静了自然就可以安然入睡。同时优化饮食结构等生活习惯,保持平和、快乐的心态。
03
运动养生:少动多静
小暑养生提倡“少动多静”,尤其是老人与小孩,以及体质较弱的人,尽量避免在小暑天气中做剧烈运动,以减少损害人的阳气。
这段时间可以在清晨或者晚上比较凉爽的时候,适当进行小幅度比较缓和的运动,比如打太极,散步,慢跑等。
这个时节的运动只需要感觉到出汗就行,没必要运动到大汗淋漓,剧烈运动很容易导致脱水,引发不适,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格外注意。
04
饮食养生:合理饮食
小暑属长夏,阳热下降,水气上升,湿邪易困脾胃。此时要注意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饮食以淡补为主,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小暑饮食有“三宝”:
莲藕:能清热、养血、除烦。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食用,有助于安神,改善因血虚导致的失眠。也可将鲜藕切片,佐以小葱清炒,味道爽口,同样也有降暑效果。
黄鳝:性温味甘,属补性食物,有补虚损、除风湿的作用。暑天湿气对寒性、虚性、湿性的人尤为不利,此时吃黄鳝,与“春夏养阳”的养生思想一致,能改善不良体质,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且民谚有云:“小暑黄鳝赛人参”,此时的鳝鱼不仅味美,滋补价值更高。
绿豆芽: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们公认的夏季瘦身佳品,也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
05
夏季养生吃什么?瓜果里的泻火经
瓜果是含水量很高的食物,且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能有效补充夏日流失的水分。大多瓜类还能清热利湿,是降温防暑的好食物。
下面诗词君给大家推荐一些夏季瓜果的功效及做法。
黄瓜:利水。黄瓜能生津止渴,清热利水,生吃具有控血脂,美白肌肤的功效,但脾胃寒的人最好熟吃。
冬瓜:益寿。冬瓜有抗衰老、减肥降脂、延年益寿的功效。它还是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对高血压、肾病、负重患者大有裨益。
南瓜:滋补。南瓜滋脾胃补中气,是一年四季都可食用的温补食材。体质虚寒的人可多吃,但常腹胀的人少吃。
丝瓜:健脾。丝瓜味甘性凉,能清热利湿、凉血、化痰、止血,有助于顺气健脾、化痰止咳,但胃肠寒的人少吃。
苦瓜:泻火。苦瓜清热泻火,利尿活血,还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苦瓜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预防坏血病、提高机体抵抗力。但其性寒凉,孕妇和脾胃虚寒的人少吃,禁生食。
06
夏季养生吃什么?
清炒丝瓜
原料:
丝瓜、红辣椒、青椒、食盐、姜、油。
做法:
丝瓜切滚刀块,青椒切丝,红辣椒切碎;
热油,下葱花、姜片、干红椒煸香;
下丝瓜翻炒至半透明状;
倒入少量清水和盐;
翻炒至汁稠即可。
功效:
小暑节气吃丝瓜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丝瓜做汤时烹煮时间不宜长,最好能保持丝瓜的鲜绿色泽。
同时丝瓜皮和丝瓜花一起熬水代茶,也有防暑解热之效!
苦瓜黄豆排骨煲
原料:
苦瓜克、黄豆克、排骨克。
做法:
先将排骨、苦瓜切块;
先将排骨洗净氽烫后用清水冲干净;
将排骨、苦瓜和浸泡好的黄豆一起放入锅中;
加水没过食材,用大火煮15分钟后改为小火;
再焖煮60分钟,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
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的功效。
苦瓜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黄豆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湿,益血补虚,解毒。
小暑气候多变,既可出现燥热多汗、口干上火、夜眠早醒、目赤欲呕、泛酸善饥等燥热症状;又可表现头晕耳鸣、胁肋胀痛等动风之象;且有腹痛腹胀腹泻、胃口不佳等脾胃症候;有些人还会出现心慌、口腔溃疡、便溏脚冷等水湿郁热现象。
此时养生,以平调水火为大法,祛湿清热健脾助运抑木为主,并照顾到太阳寒水复气。为此,特推荐一款适宜目前运气病机的弼臣处方“消暑土贡梅煎饮”。
其实,爱,就是动手煮一煮!
疏肝?祛湿正当时!
不一样的酸梅汤大有来头!
弼臣24节气汤—土贡梅煎炙乌梅饮
疏肝/固脾/祛湿
VS
刘弼臣教授节气药引煮方
湯材好,湯才好。純正的原味食材,是最重要的。主心骨選擇藥用的上品烏梅(而非零食烏梅,也不是亮油油的硫熏烏梅),乾巴巴皺巴巴,近聞酸爽濃鬱;山楂則是色澤明豔的生山楂,酸中回甘。
你没喝过的酸梅汤
弼臣24节气汤—土贡梅煎炙乌梅饮
酸梅汤能调节酸碱平衡
酸梅汤味道虽然是酸的
它却是一种碱性食品
这是因为酸梅汤当中存在着大量的氢氧根离子
而且氢氧根离子主要是偏碱性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人体在吃了
过多的肉类等酸性食物以后
医生以及医学专家会建议我们喝一些酸酶汤
来帮助体内进行消化
另外还能止渴生津,也能解酒
在喝酒以后多喝一些酸梅汤
能加快酒精毒素的排出
可以有效缓解酒后头痛的发生
从味道上来说
正宗的酸梅汤不仅口感纯正爽口
还有淡淡的烟熏味儿
因为酸梅汤原料中的乌梅是烟熏而成的
因此泡出来的酸梅汤就带着这种独特的味道
酸梅汤需要长时间熬制才能充分发挥功效
一定要用冰糖或甜菊糖
若使用白糖,不仅味道甜腻,容易上火
熬久之后还容易发苦,既影响健康,也影响口感
而冰糖则不同,不仅可以保持酸梅汤原有的风味
也可以中和酸梅汤中多余的酸味
还可以起到“药引”的作用
冰糖充分引发乌梅、山楂消油解腻、开胃健脾的功效
并且冰糖越熬越甜,只需添加少量便能达到极好的效果
既使酸梅汤口感更佳,更避免了让饮用者摄入过多糖分
炙乌梅饮伴侣-甜菊糖(不是木糖醇!)该款甜叶菊系每克提取1克!不同于其他同类产品一杯看得见原材料的健康饮品
就这样轻松诞生了!
加入冰块或冰箱冷藏一阵
冰凉一碗下肚
凉凉地从体内透出冰爽舒劲儿
酸甜入心,浊气全消!
晚饭后喝一碗,解腻消食
吃夜宵喝一碗,冰镇解渴
胃胀滞食喝一碗,开胃又通肠!
弼臣24节气汤—土贡梅煎炙乌梅饮
疏肝/固脾/祛湿
VS
刘弼臣节气药引煮方
臣字门少阳学说体质评估/疾病预警↓长按上图中“小程序码”
体质决定健康↑
关于:弼臣儿医↓怕孩子生病?找弼臣儿医!治愈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中医儿科之父|刘弼臣教授
刘弼臣教授,新中国中医儿科奠基人、著名中医儿科临床家、当代儿科学术带头人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顾问、终身教授、研究生导师,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第八届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北京市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医调肺学派及少阳学说创立者。刘弼臣教授历经数十年临床总结,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式为“抽动症”命名并建立临床诊疗及教学体系;并因大量有效治愈中重度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症,妥瑞氏症)、重症肌无力、病毒性心肌炎、紫癜、癫痫、脑积水、川畸病、情感交叉磨擦症、脑功能轻微障碍症等疑难病症,刘弼臣教授被美国柯尔比科技情报中心,医学部授予为数极少的“国际著名替代医学专家”证书,ABI评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名人之一”。
弻臣儿医有温度,有担当,伴您同行!以臣字门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术与少阳学说及调肺学派顽疾分级诊疗与远程定制化服务体系和为核心,为全国儿童和家长们提供专业医养管理的综合服务平台。弼臣儿医专研疑难顽疾:重症肌无力;儿童自闭症;脑瘫;脑功能障碍;脑积水;病毒性心肌炎;癫痫;躁郁症;川崎病;儿童发育迟缓;抽动秽语综合症;舞蹈症;多动症;甲亢/甲减;儿童眼疾/斜视/视力类疾病;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肺炎、哮喘、鼻炎、咽炎等;儿童过敏性疾病;遗尿;溃疡性结肠病;紫癜;血小板异常;肾炎等儿童慢病等。扫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