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婴儿黄疸指数
肝细胞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预防
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黄疸治疗
新生儿黄疸用药

巧用脐火疗法退黄疸

脐火疗法见于中医外治大家吴师机《理论骈文》一书中,该书记载其具有退黄,利水之功效。现介绍河南医院脾胃肝胆病科赵文霞教授以之治疗黄疸病案1例。

验案赏析

王某某,男,35岁,(具有乙肝病史,年因病毒量高口服抗病毒药物,年1月因病毒为阴性自行停药),由于饮酒及劳累后出现肝区隐痛不适,乏力,恶心等不适,于年9月26日来门诊查肝功示:总胆红素:91.2umol/L,ALT:U/L,AST:U/L。9月30日住院,住院后给予保肝降酶及抗病毒的药物治疗,随后患者开始出现身目黄染加重查肝功示:总胆红素:.8umol/L,ALT:U/L,AST:U/L。

刻诊:身目黄染,黄色鲜明,小便发黄,乏力,腹胀,口干苦、心中烦躁、纳差,恶心及呕吐,大便日一次偏干,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数。

纵观脉症:辨为黄疸,属阳黄——热重于湿型。治疗上西医给予保肝降酶抗病毒的药物及对症治疗,中医治疗以清热通腑,利湿退黄,拟茵陈蒿汤加减,

组方:茵陈30g、栀子(炒)6g、大黄(生)6g、柴胡(醋)6g、枳壳(炒)10g、白芍(炒)15g、茯苓15g、黄芩(炒)10g、党参15g、白术(炒)15g、瓦楞子30g、金钱草30g、郁金(醋)15g、鸡内金10g等中药口服。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服完。

10月1日:由于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考虑患者疾病进展比较快,于当日安排人工肝血浆置换术,10月3日复查胆红素降至.8umol/l。10月4日又复查胆红素为.8umol/l。为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行第二次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置换后10月5日复查患者胆红素降至86.8umol/l,治疗期间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给予中药的辨证加减治疗。

10月9日复查总胆红素为82.1umol/l(下降不明显),此时患者出现面目及肌肤浅黄,晦暗不泽,患者开始出现脘腹痞胀,肢软乏力,大便溏薄,3-5次/日,舌质有红转为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分析黄疸的证型开始发生转变,由原来的湿热(热重于湿)转为脾虚湿滞,方药改为以温中健脾,利湿退黄为主,。同时加用脐火疗法,每日一次,每次7壮。

10月10:患者在治疗的第一天出现肠鸣,排气现象,大便减为2次,质稍稠,同时自觉腹胀减轻。

10月14日:患者诉每次治疗时都出现排气情况,腹胀减轻明显,同时食欲增加,乏力有所好转,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不断询问其症状,观察舌苔脉象防止治疗过长引起热邪。当天复查总胆红素为51.5umol/l。

10月21日:复查总胆红素恢复至正常,随停用脐火疗法。

按: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病症,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病因有外感湿热疫毒和内伤饮食劳倦或它病续发。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淤血六种,但以湿邪为主。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不利,胆汁泛溢,是黄疸形成的主要病机。正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而此例病人本身感受疫毒之邪加之过劳及长期饮酒导致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胆汁泛溢而发为黄疸,病初其黄色鲜明,病程短、发病急、进展快,伴烦躁、口干苦,舌苔黄腻,脉弦,诊断为阳黄,所以中药上给予清热通腑,利湿退黄为主,方用茵陈蒿汤加减。在治疗的过程中运用清热利湿的中药,加之患者平素脾胃虚寒,致病机发生转化,黄色鲜明转化为黄色晦暗,大便干转为为大便溏,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转为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黄疸由阳黄向阴黄方面转化。阴黄一般病程缠绵,收效慢,但此病及时抓住病机转归的关键,及时更换温中健脾化湿的中药及加用温阳健脾,祛湿退黄的脐火疗法,才不至于病情往下进展,使其病恢复较快。

脐火疗法是脐疗和火疗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通过“脐”、“火”、“药”、“蜡”四者共同协同作用,而达到祛湿退黄,健运脾胃治疗疾病的目的。适用于黄疸(阴黄证)的病人。其疗法是通过温阳健脾利湿的中药作用于具有温补作用的神阙穴上(肚脐),点燃蜡筒使其燃烧,使湿邪借助火性炎上的升腾作用,发散至外,而达到祛湿退黄的功效。使用其疗法一定要辨证论治,选对证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其疗法操作简便,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欢迎您







































白癜风什么药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间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upanpz.com/xsehhzl/14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