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球虫专题系列的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
——
首先是问答环节
Q1:为什么育雏期小鸡不得球虫?
麦老师:刚孵出的雏鸡不易感:小肠内没有足够的胰凝乳蛋白酶和胆汁使球虫脱去孢子囊。因而对球虫不易感。球虫病很少见于1周龄以内的鸡群。
Q2:鸡球虫到底有几种?有人说7种有人说9种。
麦老师:鸡球虫一共有8种。分别为堆型,巨型,柔嫩,毒害,布氏,和缓,变位(很难和堆型以及和缓分开)和早熟一共8种球虫。其中有一个哈氏艾美尔球虫只在年分离到一次,有可能是分离者弄错了。
Q3:平养肉鸡的球虫控制方案有哪些?
麦老师:一般用的有几种。有轮换用药方案;有先免疫再用药方案;有按照批次疫苗和用药轮换方案等。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而不同。具体可以私聊。
Q4: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的关系是什么?
麦老师:梭菌和球虫,两者相互增强对方的致病力。混合感染时,比单一感染严重很多。因此诊断时需要加以鉴别。另外控制其中一种时,不可忽略另外一种。
Q5:笼养鸡可以使用疫苗吗?
麦老师:很少见。相比平养,笼养鸡不易受球虫感染(不易与卵囊接触)。即使免疫,效果也不好。但是现在有很多蛋鸡公司也开始免疫球虫。
Q6:药物控制球虫的未来是什么?
麦老师:年美国第一次使用化学药物控制球虫,完全阻止球虫的繁殖,但抗药性产生快。’s第一次使用阳离子型(离子载体)球虫药,可以使球虫有限增殖,抗药性产生慢。近几年已经没有新的球虫药上市了。欧洲已经禁止使用AGP,中国也愈来愈严格。未来使用药物控制前景不明朗。
对于肠道健康,目前比较热门的是,植物精油、饲料添加剂、益生菌和弱毒疫苗等。未来的控制模式应该是这几者的结合吧。
Q7:请你简单说一下球虫疫苗轮换程序?
麦老师:这个是全球众多生产肉鸡企业采用的战略。轮换是指在每年的总周期数中,以2-3个饲养周期(球虫病疫苗轮换计划)使用疫苗。这项计划的目的是维持农场低而敏感的卵囊数量,从而尽量减少家禽球虫病的影响。可以延长抗球虫药物的寿命,通过与田间菌株混合(有性生殖杂交)衰减菌株。举例:肉鸡场一年6批,前2批(1-4月)使用球虫药物,然后完全清除垫料,中间两批(5-8月)使用致弱的疫苗但保留垫料,最后2批(9-12月)使用和前两批不同的药物进行控制。
——
球虫诊断的新技术
实验室条件下诊断球虫,除了我们常规使用的卵囊计数和镜检,还有很多其他技术。但是最常用的是PCR和LAMP。
第一个就是PCR技术,可区分疫苗株的野毒,可区分不同种类的球虫,同时如果是RT-PCR可定量,缺点就是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另外就是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比较小。
▲RT-PCR检测球虫。不同的起峰代表不同类型的球虫。
第二个就是LAMP(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天蓝反应为阳性,紫到粉红反应为阴性。同时可以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解析。
▲LAMP检测,天蓝反应为阳性,紫到粉红反应为阴性。
▲LAMP检测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解析。
不同球虫寄生部位的直观说明
▲每种艾美耳球虫所针对的肠道区域用彩色线突出显示。数字和颜色代表。
?堆型E.acervulina:黄色/1
?布氏E.brunetti:粉色/2
?巨型E.maxima:蓝色/3
?和缓E.mitis:橙色/4
?毒害E.necatrix:红色/5
?早熟E.praecox:绿色/6
?柔嫩E.tenella:灰色/7
我总结了一个顺口溜,从上到下分别是:
十二指肠、小肠上部:早熟的果子堆起来(早熟和堆型)
盲肠:会变得很柔嫩
小肠中部:发酵出的液体有巨毒(巨型和毒害)
小肠后半部:千万不(布氏)要喝(和缓)
不明白的自己领悟。
——
病理切片
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后的小肠切片
▲有性生殖阶段。红色和蓝色分别是雌雄虫体。
——
本文转载自麦老师禽病手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