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婴儿黄疸指数
肝细胞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预防
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黄疸治疗
新生儿黄疸用药

专家推介茵栀黄注射液禁用于婴儿专家支

医学指导专家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内科主任周伟

  近日,国家食药监局正式发文:要求所有茵栀黄注射液生产企业修改说明书,在禁忌中明确标注"新生儿、婴幼儿禁用"。茵栀黄是新生儿黄疸治疗的常用药,因此这个消息在妈妈圈子里引起的轩然大波。孩子曾经服用过茵栀黄的妈妈们不免担心,会不会在日后产生不良反应;正在饱受黄疸折磨的新生儿家长们也会产生疑问,不用茵栀黄还有哪些药物治疗黄疸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内科主任周伟博士接受家庭医生在线编辑采访时表示:本次药监局发文禁止使用的是茵栀黄的注射液,并非口服液、颗粒;其实,行业内早已不主张使用茵栀黄注射液来治疗新生儿黄疸,医院基本没在使用,家长无需过度恐慌。

注射液被禁

那茵栀黄口服液还能用吗?

  茵栀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药,其主要成分含有茵陈、栀子、黄芩苷、金银花,在国内使用很多年了。茵栀黄剂型主要有口服制剂(包括口服液和颗粒剂)和注射液。

  周伟主任表示,在安全性方面,相比口服液和颗粒剂,对注射液要求会更高,由于生产工艺等问题,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还是相对比较多见,茵栀黄注射液由于目前尚没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其在新生儿和婴幼儿应用的安全性,且可引起过敏、甚至休克以及其他一些全身性损害等不良反应。所以,国家食药监局再次作出了上述强调。

  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茵栀黄一般是口服制剂,口服液和颗粒冲剂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比较少,有时会引起腹泻,不过这种轻度腹泻从某种意义来说,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是有利的,可促进胆红素的排除。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茵栀黄制剂中的某些成份对于特定的人群可能会产生特殊的不良反应,比如广东、广西等地区高发的“蚕豆病”,患者体内缺乏一种红细胞酶“G-6-PD”,使用茵栀黄制剂后,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溶血,严重者可导致重度贫血或休克。因此,如果筛查发现或已确诊为G-6-PD缺陷的新生儿和婴儿黄疸最好就不要使用茵栀黄。

严重黄疸不及时干预或致脑瘫

什么情况下需要干预?

  大多数宝宝新生儿期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黄疸。人类出生时胆红素产量大于胆红素排泄量,出现“暂时性总胆红素增高”,胆红素沉积在皮肤表面导致皮肤变黄,这就造成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这种生理性黄疸是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可自然消退。据统计,有5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轻重程度不等的黄疸。

  周伟主任提到,新生儿黄疸可以是婴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生理现象,即“生理性黄疸”;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称为“非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是不用干预治疗的,它会自然消退,足月儿大概2-3周内会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长一点,大概3-4周内会消退。家长也不用太紧张,如果孩子吃得好睡得好,哭声也比较响亮,整个精神状态都比较好,一般就不用担心。如果超过了上述时间宝宝的黄疸还没有消退,那就医院做一些检查,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判断需不需要干预治疗。

  可是,非生理性黄疸却不会自然消退,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的话婴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会不断升高,达到一定指数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对孩子的脑部造成损伤。核黄疸有可能造成孩子脑瘫、听力受损、癫痫及智力障碍等后遗症。

新生儿黄疸什么时候需照蓝光?

  及时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降低过高的胆红素值,是预防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的有效方法。周伟主任介绍,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大致有三种,分别是光疗、换血和药物治疗。其中光疗是比较常用的疗法,药物治疗起到辅助的作用,而换血是严重新生儿黄疸、胆红素值很高的情况下才会采取的疗法。

  光疗是比较常用而且效果较快的一种疗法。研究表明,胆红素分子在~nm蓝光成分和波长~nm绿光照射下会发生光氧化及异构,产生胆绿素和无毒水溶性双吡咯,经胆汁、尿液和粪便排出。因此给婴儿照蓝光或绿光能快速有效降低体内的胆红素值。

  新生儿黄疸在什么情况下的需要照蓝光或换血呢?国内对于新生儿黄疸需不需要干预治疗有一套判断标准,以出生时龄24~48小时的足月新生儿为例,胆红素值超过μmol/L就要进行光疗。(具体可参考附表)

  光疗需要照射多长时间?可以连续照射,也可以间歇照射,目前多采用间歇照射的方法,因为蓝光只能破坏皮肤表层的胆红素,间歇照射留有足够的时间让血液中的胆红素渗到表面来,使每一次的照射更有效率。

  要注意的是在光疗中要保护好婴儿的双眼和会阴部;并且要适当增加补液量,保持婴儿合适尿量;还要密切监测婴儿的体温和胆红素水平。

  很多家长担心光疗会不会有辐射,周伟主任表示,光疗不会产生辐射,但可能有一些副作用,如发热、皮疹或腹泻,在光疗结束后很快就会消退;光疗也可能会引起溶血和暂时性的低钙血症等不良反应,需要在密切观察监护下进行光疗。

常见的几个黄疸问题

  1、母乳性黄疸就不能喂母乳了吗?

  有些妈妈就会误以为患母乳性黄疸的婴儿不能喂母乳。周伟主任表示这是一个误区,母乳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母乳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高活性强,在肠道水解结合胆红素成未结合胆红素使之回吸收增加所致。妈妈喂母乳时可以少量多次喂哺,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有利于胆红素的排出。而不主张放弃母乳喂养。有时医生会建议停喂母乳2~3天,目的是为了协助诊断。当然,已经达到干预标准的新生儿可能需要给予相关的干预。

  2、晒太阳和喝葡萄糖水对退黄疸有帮助吗?

  周伟主任表示,晒太阳是有一定帮助的,太阳光的照射也能一定程度破坏皮肤中的胆红素,但效果不是很好,光疗还是要照蓝光、绿光的效果最好。而葡萄糖水对新生儿黄疸没有直接的疗效,其实是起一个间接的作用,水喝多了排尿就多,另外喝浓度高的葡萄糖水会引起腹泻,增加宝宝胆红素的排泄有助于退黄。周伟主任表示,促进排泄不一定要喝葡萄糖水,因为宝宝的吞咽动作会刺激肠道蠕动,所以少量多次的哺乳同样能达到促进排泄的效果。

  3、新生儿有黄疸能不能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的接种有严格的规定:已知对疫苗任何成分过敏者(如酵母等)及以往对乙肝疫苗过敏者(如荨麻疹、呼吸困难、口和咽喉部水肿、休克等)不要再接种;患有发热、肝炎、急性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可暂缓接种,待痊愈后补种;免疫缺陷的患儿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证”。因此有黄疸的婴儿能否接种乙肝疫苗,不能一概而论。周伟主任表示,如果婴儿当时仅有黄疸,而同时并无发热、无肝功能损害或其他严重疾病,是可以接种乙肝疫苗的。

  4、新生宝宝应如何监测黄疸?

  周伟主任建议,刚出生的新生儿,出院前应做一个危险因素评估。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资源问题,新生儿出院时间提前,导致新生儿黄疸的高峰期往往出现在出院之后。因此,通过出院前危险因素的评估,可预测出院后黄疸发展的程度,从而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随访,大大减少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作为新生宝宝的父母,应听从医生的建议,定期或按时到医疗机构检测黄疸,目的是防止出现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预防胆红素脑病。

专家介绍

周伟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院新生儿科、NICU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新生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新生儿急救学组副组长。

  主要技术专长和研究方向:早产儿的管理;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治与研究;新生儿肠内肠外营养;新生儿重症监护。已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70余篇)。主编《实用新生儿治疗技术》,参与编写《新生儿急救学》、《新生儿医学》、《胎儿新生儿医学》、《现代血液病治疗学》等专著。先后主持和参与省、市级科技攻关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11项。曾获年度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完成人)。

(文:家庭医生在线王春兰黄智勤)

赞赏

长按







































白癫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upanpz.com/xsehhzl/89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