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疸,是各位准妈妈咨询最多的一个话题,小宝贝儿黄疸怎么办?一定要照蓝光嘛?对于这些疑问,不同的医生有着不同的说法;实际上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中很常见的状态,临床上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严格来说新生儿黄疸不是一种疾病,是新生儿独有的一种代谢状况,通常在经过科学的喂养后能自然消退,极少数病理性的黄疸才需要治疗。
生理性黄疸的原因
出生前,胎儿生长于妈妈子宫内,相对于大气来说是低氧环境。与高原生活的人们一样,会出现红细胞增多的现象,以增加血液携氧量、出生后,婴儿开始通过肺与大气气体交换,氧气增多,大量红细胞变多余,体内衰变形成引起黄疸的物质-胆红素。
生理性黄疸特点:
1、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
2、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退。
3、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4、化验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正常14mg/dl(mmol/l)早产儿不超过17mg/dl(mmol/l)
病理性黄疸特征:
病理性黄疸由疾病所引起,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它发生在新生儿特定时期,使生理性黄疸明显加重,并与生理性黄疸相混淆,给黄疸的诊断造成了困难。但病理性黄疸还是有一些特征与生理性黄疸明显不同,新妈妈可以细心观察。
1、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出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减退而又进行性加重。
3、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4、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
5、除黄疸外,伴有食欲不振,不安躁动,出现发烧等异常现象。
因此,当宝宝出现黄疸时,如有以上5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就应该引起准爸妈的高度重视。
溶血性黄疸特征: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黄疸对新生儿有伤害吗?
新生儿黄疸如同发热、咳嗽一样。只有高过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对宝宝照成伤害,传统认为血液胆红素高过14mg/dl才需引起重视:出生后3天超过17mg/dl才考虑光疗,而在这范围内的都属于生理性黄疸,只要按需哺乳、1-3个月会自行消退。
如何帮助宝宝消退黄疸?
1、充足的喂养:通过增加喂养量,致使排便量增加,才可增加肠道内的胆红素排出量,减少体内胆红素水平,进而达到降低黄疸的效果。
2、坚持母乳喂养,宝宝黄疸的严重与否与黄疸持续时间无关,只与黄疸程度有关。
3、适当的接受紫外线沐浴:每天早上十点左右,阳光不是很厉害的时候给宝宝适当的晒晒太阳,但是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左右,不应直射,也不要晒到宝贝的眼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