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婴儿黄疸指数
肝细胞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预防
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黄疸治疗
新生儿黄疸用药

艾灸治疗胆囊炎,效果真棒

天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31581.html

  胆囊炎是指因细菌感染或化学性刺激引起的胆囊管阻塞及胆囊炎性病变,主要以右上腹疼痛,伴有寒战、高热、黄疸、恶心呕吐、厌食油腻为特征。女性高于男性。尤其以中年、肥胖女性好发。临床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两类。急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临床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右上腹痛和压痛、恶心、呕吐、黄疸等。其病理特点为胆囊增大、黏膜充血和水肿、色红黄或红绿,胆囊内充满脓性胆汁。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漫性迁延性炎症。以右肋下不适或持续钝痛,反复发作为临床特点,其病理特点为胆囊壁增厚、纤维化,囊腔缩小,或整个胆囊萎缩变小。女性发病率偏高,发病年龄多数在20~50岁。

  

  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病多因于外邪入侵,尤其是湿热毒邪内犯,加之情志抑郁,肝胆失于调达;或饮食不节,痰湿内生,终致肝胆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胆管不利,而致胁痛、黄疸等症。其病位在胆,但与肝、脾密切相关。临床表现有虚有实,以实证为多见,也可兼夹转化,故慢性者病程迁延难愈证情变化多端。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急性胆囊炎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高度浓缩的胆汁刺激或反流入胆囊的胰液的化学刺激。慢性胆囊炎多由急性胆囊炎迁延而来,但大多数无急性发作史,多因结石、浓缩的胆汁或代谢障碍,导致胆固醇沉积于胆管黏膜上形成结石及慢性炎症。其病理变化主要为胆囊壁增厚,内壁粗糙、黏膜有溃疡面,囊腔或整个胆囊萎缩变小。

  

  急性胆囊炎发病较急,体温可达39摄氏度,以持续的右上腹或中上腹疼痛为特征,进而局限于右肋下胆囊区。疼痛以饱餐或脂餐后诱发。可有恶心呕吐、寒战高热等,严重者可并发胆囊穿孔,继发腹膜炎,甚至感染性休克。

  慢性胆囊炎多由急性胆囊炎转变而来,病人常有消化不良、饱胀、暖气等症状,胆囊部位可有轻微压痛。以反复发作的右上腹或中上腹疼痛为主,可向右肩背放射。可伴恶心呕吐、胆绞痛等症,多于食油腻后发作。

  

  1.化脓灸治疗慢性胆囊炎

  治疗方法:将艾绒搓紧,捻成麦粒状或上尖下大的圆锥状。先取胆囊穴、阳陵泉,均为双侧,在穴位上涂些许凡士林,放置艾炷,然后用线香点燃。灸完1壮后,以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的穴位。再左右各续灸7壮。接着患者再俯身,依前法灸双侧胆俞穴,亦左右各续灸7壮。灸完过1小时后贴灸疮膏,促其化脓。

  治疗结果:灸后1周观察,2例痊愈(症状完全消失),7例好转(腹胀腹痛、嗳气泛酸症状消失,但进食油腻则有不适;或仍有嗳气、泛酸),1例无效(症状没有改变)。

  2.耳穴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胆囊炎

  治疗方法:右耳取肝、胆穴,左耳取脾、胃穴,时间30分钟,每人2次,20天1个疗程。另用艾条悬灸神阙穴30分钟,每天1次,疗程同上,以皮肤温热发红为度。

  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痊愈28例,好转4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3%。

  

  艾灸可以疏通局部气机,活血化瘀,治疗本病还起到疏肝理气、消炎利胆、健脾和胃的功效。由于治疗方法经济安全、操作简单、无痛苦、无副作用吧、疗效确切,因此深受患者的欢迎。

蕲艾根丨蕲艾条丨蕲艾绒丨蕲艾精油丨蕲艾茶

阅读原文了解我们丨产品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panpz.com/yehhzs/996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