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刚出生的宝宝比较常见的现象。当出现新生儿黄疸之后,我们的爸妈就要引起注意了,因为新生儿黄疸有生理和病理之分,如果是病理黄疸,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1、生理性黄疸
一般情况下,宝宝在出生后2-3天就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种黄疸在4-5天达到高峰,一般表现比较轻微,仅有皮肤和巩膜(白眼球部分)轻微发黄。宝贝的全身状态通常较好,每天照样能吃能喝,精神活泼,2周左右黄疸就会自行消退。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是由于某种疾病而引发的黄疸,主要特点是黄疸出现得比较早,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就会出现,而且黄疸的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或黄疸消退后又复现。
3、母乳性黄疸
大约有1%母乳喂养的宝贝可能发生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一种酶的活性过高,使胆红素在肠道重吸收增加而引起。一般是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开始常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在一起,但在2周左右生理性黄疸应该消退时,黄疸却持续不退或又缓慢地加重。如果宝贝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但全身状态仍然很好,一般考虑是母乳性黄疸。
通过以上的介绍,你对新生儿黄疸的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吗?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