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早上好,今天是年7月3日(星期二)农历戊戌年五月二十,海峡名医网为您推荐“早”健康之“婴幼儿健康管理”专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同时也给生活带来很多的变化。当人生翻开新的篇章,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因此也让初为父母的新妈妈和新爸爸无所适从。
为了帮助新妈妈和新爸爸们可以从容地面对各种变化,海峡名医网将在每周二为您整理一篇育儿常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点击绿色小图标,即可听健康早知道
第9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预防
一般来说,50%-60%的足月宝宝和80%以上的早产宝宝在出生后2-3天都会出现黄疸,并且通常在4-6天内达到高峰,7-10天后消退。足月宝宝黄疸消退的时间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宝宝则可以延长到3-4周。
如果新生儿出现黄疸的时候,一般情况良好,并且除了有轻微的食欲不振之外,没有其他临床症状,则称为生理性黄疸。
而如果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并且2-3周仍然没有消退,甚至还在继续加深,加重,或者消退后重复出现,又或者在出生后一周至数周才开始出现黄疸,那么,就说明宝宝出现了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新生儿肝炎等疾病都可能导致病理性黄疸,如果病情严重,病理性黄疸甚至可能发展为可以对新生儿神经系统产生损害甚至可以致死的“核黄疸”,对新生儿造成极大的伤害。
那么,病理性黄疸应该怎么进行预防呢?
首先,父母应当注意避免新生儿与樟脑丸,厕所清洁剂等含萘的物品接触。同时,新生儿用的衣服物品也坚决不能接触樟脑丸或其他含有萘的化学物质。
其次,新生儿一出生,父母就应当及时给宝宝接种乙肝疫苗。而且,新妈妈也应当尽早开奶,促进新生儿排除胎便。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当注意保持新生儿皮肤、脐部以及臀部的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此外,父母绝对不能给新生儿使用容易诱发溶血性贫血的氧化剂类药物,如果是母乳喂养,新妈妈自己也应当忌用含有氧化剂的药物,忌食蚕豆等。
最后,父母在平时要注意给新生儿补充水分,为了更好地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的变化和精神状态,婴儿房里的光线也要注意不能太暗。
如果除了黄疸外,父母发现新生儿还伴有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现象,一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来源:你身边的好伙伴——海峡名医网
预告一下:
下周二“早”健康之“婴幼儿健康管理”专栏——《第10期:别把鹅口疮当奶块,以免擦出败血症》,欢迎您的收听收看。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