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足月宝宝出生后2~3天出现,5天左右高峰,两周左右自然消退。
如果黄疸出现太早、太晚、太久或反复,则是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可分为母乳性、溶血性、感染性和阻塞性黄疸。
今天就与大家聊聊母乳性黄疸及其护理。
(图源网络)
01母乳性黄疸的表现及判断
一般母乳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第4~7天开始出现,宝宝生长发育良好,无其他任何异常表现,仅黄疸持续时间长,可持续3周~10周。
若停母乳喂养48小时,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可判断为母乳性黄疸。再恢复母乳喂养后,黄疸不一定出现,或再出现的数值没有原来高。
02
母乳究竟是怎样影响黄疸的?
①、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且主要来自于母乳。葡萄糖醛酸酶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游离型胆红素,增加了小肠重吸收胆红素的量;使原本应排出的结合型胆红素,转变成游离型再吸收了,不利于排出。
②、新生儿分解母乳中的脂肪,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制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持续。
③、母乳摄入不足的新生儿,随大小便排出的胆红素少,黄疸持续时间长。
03
黄疸宝宝的日常护理
少食多餐、多排大小便、适当晒太阳、避免3小时以上睡眠。
(图源网络)
①、当宝宝黄疸值>10mg/dl,可服用茵栀黄口服液,一天一支,一支分三次,促进宝宝排便,一般便便为墨绿色偏稀(祥看家有0-6个月宝宝必看→宝宝便便知多少)。此时应预防宝宝红屁股。若黄疸值≤10mg/dl可停止吃药,顺时针绕肚脐按摩肚子,促进排便。
②、(隔玻璃)晒太阳可改变胆红素的结构,有利于小便排黄疸。但应避免晒伤。
(图源网络)
③、胆红素会抑制神经系统,让宝宝嗜睡。若黄疸宝宝持续睡眠超过3小时应刻意叫醒,勤喂奶有利于排黄疸。
用黄疸仪持续监测宝宝黄疸的家属一定会注意到:下午测得得黄疸值最低,早晨刚起床黄疸值最高;这主要是由于夜间睡眠时间长、活动少、没有阳光引起的。
④、当宝宝黄疸值>20mg/dl,医院咨询医生,给予光疗或其他治疗手段。
04
饮食调理
妈妈坐月子期间,应注意饮食少油脂。炖汤在炖好后可先放凉放入冰箱,揭掉上面的一层油再加热喝清汤。饮食少油脂可以减少乳汁中油脂量,避免奶水过稠堵塞乳腺。对母乳性黄疸也有些许作用。
母乳喂养黄疸宝宝时应注意:多次少量频繁喂奶,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大小便次数。
若需暂停母乳喂养判断是否为母乳性黄疸。则需暂停母乳期间,每2-3小时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一次,以确保乳汁充分分泌,以后能继续母乳喂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