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婴儿黄疸指数
肝细胞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预防
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黄疸治疗
新生儿黄疸用药

妈妈课堂手把手教你如何防治新生儿黄疸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对黄疸危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随访措施,是造成新生儿黄疸严重危害的重要原因。

一、何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出现皮肤、粘膜及巩膜黄染,可发生于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

二、新生儿黄疸可以预防吗?

防大于治。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从产妇怀孕后开始,需要做血型鉴定,主要为ABO血型以及RhD血型,特别是既往有反复流产史的孕妇或者前一胎有胎儿水肿,甚至有严重黄疸的孕妇,在孕期要做其他的血型鉴定,有助于检测血型不合导致的胎儿溶血情况。

三、新生儿黄疸分型及表现?

1、生理性黄疸

黄疸一般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顺延至3-4周。多无症状,皮肤呈浅黄色,局部于上半身。

2、病理性黄疸

黄疸出现早,一般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成进行性加重,色深呈橙黄色,遍及全身;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患儿睡眠精神不好,躁动,哭闹不止。

3、核黄疸

出生数周后出现的胆红素神经毒性作用引起的慢性、永久性损害及后遗症,包括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感觉神性性听力丧失、眼球运动障碍和牙釉质发育异常。

4、母乳喂养性黄疸与母乳性黄疸有何区别?

(1)母乳喂养性黄疸

又称为母乳喂养失败性黄疸:单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最初3-5d,由于喂养不当,摄入母乳量不足,胎粪排除延迟而出现的黄疸,应早期喂养、积极喂养,及时补充配方乳。

(2)母乳性黄疸

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为主的新生儿。黄疸常于患儿出生1周后发病,2周左右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持续4-12周消退;若停止母乳喂养,黄疸在48-72h明显消退。母乳性黄疸的婴儿若一般情况良好,没有其他并发症,则不影响常规预防接种。

生理性黄疸始终为排除性诊断,判断「生理」与「病理」的血清胆红素最高界值——足月儿<umol/L(12.9mg/dl);早产儿<umol/L(15mg/dl),常常受到个体差异、种族、遗传、地区、母孕因素、喂养方式、分娩方式的影响,需依据患儿胎龄、时龄、日龄及影响新生儿黄疸的高危因素来评估患儿风险,以便对存在潜在风险的患儿及时发现,尽早干预,防治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四、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

1、感染性:

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

2、非感染性:

新生儿溶血病、母乳性黄疸、药物性黄疸、出血、胆道闭锁、遗传性疾病、缺氧、酸中毒、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疾病。

五、新生儿黄疸有哪些危害?

新生儿黄疸如果不及时治疗,胆红素的毒性对部分重症患儿可造成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六、新生儿黄疸如何治疗?

1、蓝光疗法: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可能出现青铜症。婴儿经光疗后,皮肤出现青紫或灰黄绿色,血清、尿液也呈相似颜色,甚至肝、脾、肾、心包及腹水均可有青铜色素。青铜症常见于光疗前结合胆红素较高,肝功能较差或有败血症的婴儿,故有肝细胞损害、阻塞性黄疸及败血症时,不宜采用光照疗法。

2、药物治疗:茵栀黄颗粒[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患儿慎用];

3、联合治疗: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等;

4、严重时换血或者手术。

六、新生儿黄疸如何护理?

1、病情观察:观察黄疸进展和消退情况,监测胆红素值;观察皮肤黄染程度、范围及其变化;注意大小便色泽。注意有无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

2、避免诱发因素:避免发生低温、低血糖、窒息、缺氧、酸中毒、感染等因素,做好保暖工作。避免使用影响胆红素代谢的药物,如磺胺类、吲哚美辛等;

3、防止感染:加强皮肤、黏膜、脐带、臀部护理,接触患儿前洗手;

4、其他: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快速输入高渗性药液,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而使胆红素进入脑组织。

宝宝更健康,妈妈更放心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治疗哪家好
怎么样治疗白癜风好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panpz.com/xsehhyf/73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