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科研人员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常看到病理科将一块组织经过三四天就制作成为一块标准的病理切片,然后病理科医生就根据小小的一张玻璃片进行诊断。
那为什么科研的硬组织切片往往要经历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有结果呢?同样一张小小的切片为啥区别就这么大?看来里面的道道还不简单啊,想必是要经历一场刀山火海的旅程。
首先因为标本来源不同,硬组织的切片标本来源于人或动物的骨组织或植入各种生物材料的软硬组织,而病理切片的标本均来自于人体术后或穿刺组织。为了保证标本可以得到更好的充分的前处理,因此,标本的取材就要尽量缩小范围。
取材后的组织,我们要尽快将它置入10%的中性福尔马林缓冲固定液或4%多聚甲醛液体中进行标本固定,让组织里的蛋白质迅速凝固,这样可以将组织保持和生活中的一样。但是,一旦骨组织标记了四环素或钙黄绿素,那我们必须将它置入70%的酒精里固定(因为福尔马林固定液会螯合骨组织中的钙离子,同时就会将结合于骨组织中钙离子的四环素和钙黄绿素一起螯合,造成丢失)。
因此进行规范化的标本固定是制作良好切片的根本保证,也是标本制作的第一步。
其次,脱水的过程也是一段繁琐又漫长的过程且又是很重要的环节,更是获得一张高质量切片的最重要步骤。同样的道理,因为骨组织结构紧密,所以每一步的梯度脱水时间相对病理标本要延长8-24小时,甚至可以真空加压,有助于溶液渗透到骨组织内部,后续的透明和浸透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病理标本,先后在七种不同的酒精溶液里浸泡7个小时就足矣,再经过二甲苯I二甲苯II各进行30分钟的透明处理就可以进入火焰山了,然后在温度65度的环境下需要浸蜡3个小时,当经过了这段冰火二重奏,病理组织才算完成了第一段的旅途。
今天,齐进医师为我们科普了科研切片的初步制作过程,明天她将继续为我们带来科研切片的后续制作流程,敬请期待。
齐进
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
首席医疗专家
上海市交通大医院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
副主任技师
专业特长:长期从事骨组织形态学技术,尤其熟练含不同材料植入体的软硬组织标本的超薄切片制作和组织图像分析处理技术,技术全面、图片制作质量精良,属于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的标志性技术,同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承担科研任务:目前累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7篇(最高影响因子15.);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近5年来,以骨与关节病理损伤及修复重建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相关内容发表在AdvFuncMater,Biomaterials,AdvHealthcMaterandBone。在该研究领域,主持科委、卫计委课题3项。
学术任职:InternationalChineseMusculoskeletalResearchSociety(ICMRS)国际华人骨研学会会员兼助理,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与器械分会--骨再生技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基础专委会常委兼秘书,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基础与材料组委员兼秘书,德国EXAKT公司中国(北京)技术服务中心专家技术顾问,Bitplane公司授予Imaris三维图像分析软件操作师资质。
征稿
长期征集:医疗公益活动、医政信息评论、医药科普文章的等方面稿件。
欢迎您投稿交流!
投稿邮箱:yishizhiyuanzhe
.昆明白癜风医院有哪些白癜风是缺少铜元素吗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