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朋友在出生第一个月内都会出现一种现象,即皮肤和眼白泛黄,我们医学上称为新生儿黄疸。这种病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母乳喂养也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目前已达20%~30%,而且仍在逐年提高。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及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我们通常所指的母乳性黄疸,大多属于迟发性母乳性黄疸,即一般发生在生后1周左右,2~3周可达高峰。
那么母乳性黄疸严重吗?我们应如何判断症状轻重?或者说母乳喂养还是否合适?
母乳性黄疸是不是很严重?母乳性黄疸,尤其是迟发性母乳性黄疸,一般不是很严重的疾病,而且预后十分良好。迟发性母乳性黄疸的黄疸高峰常在生后7~10天,可持续6~12周。多除黄疸外无其他任何临床症状,生长发育良好;黄疸程度以轻度、中度为主,重度较少见;预后一般良好,很少引起胆红素脑病。
怎么判断宝宝黄疸是母乳性黄疸?1、纯母乳喂养或者母乳喂养为主;
2、宝宝情况良好,吃玩睡基本正常;
3、检查没有肝损害等表现,医院检查;
4、暂停给宝宝母乳喂养3-7天,看宝宝黄疸是否有消退迹象,有消退迹象说明很可能是母乳性黄疸。
如何判断新生儿黄疸的轻重?最简单的方法:如果仅仅是头面部的黄疸,我们叫轻度;头面、躯干的黄疸,我们叫中度;发展到四支末端的黄疸,我们叫重度。
通常,母乳性黄疸,特别是迟发性母乳性黄疸,多为轻到中度黄疸,个别会出现重度黄疸。
既然母乳喂养会引发黄疸,还是否值得提倡?我的观点是,母乳喂养仍然值得提倡。母乳喂养是婴儿的最佳喂养方式。母乳喂养能增强宝宝消化功能和健康发育,初乳有婴儿亟需的营养,可以加强新生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而且干净无污染,也可降低宝宝过敏现象。美国儿科研究院建议轻、中度黄疸的患儿应该继续给予母乳喂养。
同时,如果出现母乳性黄疸,短期中药治疗,往往可以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取得显著效果,不妨一试。所以,虽然有引发宝宝黄疸的可能,我们大可不必“因噎废食”,应继续提倡母乳喂养。
专业给力用爱呵护
官方微博:杭州都市月嫂
联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